听习作课《“美味”佳肴》引发的思考

听习作课《“美味”佳肴》引发的思考

ID:31034593

大小:10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5

听习作课《“美味”佳肴》引发的思考_第1页
听习作课《“美味”佳肴》引发的思考_第2页
听习作课《“美味”佳肴》引发的思考_第3页
听习作课《“美味”佳肴》引发的思考_第4页
听习作课《“美味”佳肴》引发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听习作课《“美味”佳肴》引发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听习作课《“美味”佳肴》引发的思考  笔者最近在一所乡村小学听了两节苏教版第11册第三单元的习作课。教材要求:“选择你喜欢的一种美味,向大家介绍一下,再写下来。写的时候要注意突出它的色、香、味、形。”笔者就这位老师的习作指导课谈谈思考,这也是我们平时在习作课上经常遇到的问题。  教学片段一:  师:在今天这特殊的场合,同学们心情怎样?  生:紧张、激动。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今天来了很多听课的老师,很担心表现不好给老师丢脸,所以很紧张。  生:如果我们课堂发言精彩也会给许多听课的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也很激动。  师

2、:今天这特殊的场合,老师和同学们的心情一样,也是既紧张又激动。下面让咱们消除一下这种紧张、激动的情绪。我们共同欣赏一段音乐。(于文华的《北京小吃》)  师: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生:北京的特色小吃很多。  生:小吃很解馋。  师:刚才饱了耳福,现在让你们饱饱眼福。(出示一幅美食拼盘图)7  看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色彩搭配得很好。  生:看起来好看,吃起来味道应该很好。  师:你能具体说说都有哪些颜色吗?  生:蛋皮呈金黄色,腊鱼呈褐色……  师:能用一个词把你们刚才听到的、看到的概括出来吗?  生:美味佳肴。 

3、 生:色香味俱全。  生:山珍海味。  生:垂涎欲滴  师:能给“美味”下个定义吗?  思考一:习作之前的启发诱导谈话的目的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其实,小孩子最喜欢的就是“吃”。如果你和他们聊聊最喜欢吃什么,那么他们准会说得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并且还会推荐最爱给你。老师如能顺势利导请他说说开始怎样被这美食吸引的,说不定还会有很有趣的小故事。他们可能会谈到这美食是如何吸引住自己的视线,外观上怎样与众不同,闻起来怎样

4、使你挪不动脚步,吃起来会让你吃了一口还想吃第二口……不要老师说,他也会从色、香、味、形上去说。老师只要通过谈话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让他们愿意、乐意与别人分享那份“最爱”7就行了。像这位老师用北京的小吃来导入就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第一,地域不同,北京离安徽农村太遥远,无法激起学生的认同感。其次,小吃的名称孩子不熟,更激不起他们说美味的欲望。学生自己的馋虫都没被勾上来,你叫他说,也是干巴巴的,纯粹是按老师的要求从色香味形一个一个去说,那么作文的目的何在?学生习作的自主性又体现在何处呢?《课标》对习作要求的第一条就是“懂得写作是为

5、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与别人分享美味的感觉,让别人认同,甚至通过自己的介绍让别人也爱上它是多么让人骄傲的事,这不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吗?笔者认为这才是这篇习作指导的目标定位。教学建议:老师通过声情并茂地介绍自己最爱的美食,引发学生说美味的欲望,激发学生写美味的兴趣,同时在不经意间提供说的方法的引导。当每位学生都迫不及待地想与人分享享受美味佳肴的快乐时,就是动笔写作的最佳时机。“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表达真情实感”,这才是习作之前的启发诱导谈话的目的。  教学片段二:  师:用笔描绘出来,有信心吗?有把握吗?老师替你们找了一个

6、小领路人,让你们有信心把心中的美味展现出来,想看看吗?(出示习作3的内容)  生:自由阅读。  师:谁能有感情地朗读例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小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鸭血粉丝汤的?  生:朗读例文。  师: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生:例文先写了鸭血粉丝汤的味道好,接着写了它的看相也好。7  生:还写了它的做法和吃法。  生:还写了它的配料。  (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做法、吃法、配料)  师:你们听得仔细,总结得详细,现在有信心把心中的美味展现给各位看了吗?  生:习作。  ……  思考二:例文引入的目的是什么?  苏教版的习作小

7、例文都是本年级的小学生的作品,笔者认为编者的意图不在于引路,不在于提供写作的模板,而是在于欣赏。在学生习作之前过早地呈现、分析其实是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实践证明,后面学生在写美食做法时全都卡壳了,因为这与学生的经验不吻合,他们说起来“吃”可能会头头是道,要说“做”那得多专业。所以最后评价时,学生自己都说做法写得不具体,不知道,怎会具体?没有生活积累,凭空想不出来。有一个学生挠挠后脑勺说:“我只吃过,没看师傅做过。”其实这就是例文“惹的祸”。其实本篇习作只要抓住“美味”二字写得有声有色,让人垂涎三尺就是一篇好习作,至于怎么做的,

8、笔者认为可说可不说。不要认为例文说了我们就必须也这么写。这是老师没有弄清编者编写例文的意图。笔者认为苏教版的习作小例文只适合在交流习作时使用,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此篇习作在写法上有哪些可供我们借鉴的地方,遣词造句上有什么特色,对打开习作思路有什么启发,对如何修改习作有何启示就行了,不必生搬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