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模式

探究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模式

ID:31034288

大小:10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5

探究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模式_第1页
探究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模式_第2页
探究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模式_第3页
探究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模式_第4页
探究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模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究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究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模式  【摘要】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亦越来越大。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国际商务人才不仅是市场的要求,更是我国立足于国际市场的必要条件。因此,本文结合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商务专业的具体实际,对其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关键词】国际商务人才中职教育培养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目前已经成为向社会输送实用型国际商务人才的重要通道之一,但是由于该专业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尚短,其在教育模式和教学安排等许多方面都还有待完善。基于种种问题,为了进一步推进国际商务专业在中职院校的发展,近年来工学结合的“2

2、+1”人才培养模式渐渐在中职院校中普及开来。  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立足于社会需求,在确保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书本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实操能力,继而提高就业率,实现毕业与就业的无缝连接。这一全新教学模式的出现为日后中等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1国际商务人才社会需求的情况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亦越来越大。从近年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来看都能达到95%以上,而在社会岗位调查中显示,对国际商务专业的需求高达到了30%。这足以说明,国际商务人才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中仍留有较大的需求空间。6  在残

3、酷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占有高水平、高素质的国际商务人才。企业基于自身发展对国际商务人才的能力提出了要求:  第一,能够把握市场动向,运用自身的知识体系对当前国际市场走向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为企业指明最有利的发展方向。  第二,同时具备国际经济贸易知识以及较高外语交流能力,可以在市场中自如地进行国际商务运作。  第三,熟悉国际经贸法律及其管理,能够运用法律知识为企业提供正确、有效的法律建议,并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现代经济管理软件和商务软件,并能够利用其进行实际的业务操作。  第五,在对本国经济文化了解的基础上,更多的学习他国

4、文化,做到在实际的国际商务交往中调节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为国际业务的洽谈与合作铺平道路。  2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2.1目前该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所开设的国际商务专业大多由外语专业或国际贸易专业改良而来,是通过在国际贸易专业或商务英语专业当中加入相关专业课程并去除掉一部分该专业原有课程的方式形成的全新专业。在这样教学体系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仍为外语型人才或国际贸易人才,而非国际商务人才,这严重背离了其专业本身的教学目标。  2.2该专业教学体系存在的缺陷6  第一,学科体系不完善,课程体系需重新架构。在对商务英语和

5、国际贸易专业进行改良的过程中,学校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理念,往往只是随性添加了一些国际商务的相关课程,这就造成了国际商务专业所授课程过于狭隘,涉及面不广,针对性不强,英语以及专业知识并没有在专业内得到很好的融合,各方面的培养都不全面,因而很难保证学员的专业技能达到企业的要求。  第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指导思想混乱。在进行专业设立时确定明确、统一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是该专业确定相关课程以及教学方案的基础。指导思想的不明确直接导致了其今后教学方法和内容上的不规范,严重影响人才培养水平。国际商务专业的授课教师一般仍为外语专业或国际贸易专业的导师,在授

6、课过程中极易发生教学目标的偏离,使国际商务专业学生无法形成足以应对社会需求的知识体系。  第三,缺乏社会实践。在现有教学模式下,中职院校在国际商务专业的教学中学生参与实操和实践的机会少之又少,结果导致了学生仅具备理论知识,而实践能力普遍不高,根本无法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2.3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各种尝试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推进国际商务专业教学水平还做了许多努力,如引进“双师型”师资、加大中职学校技能实训室、电子实训室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增设实训课程、加大专业课比率等等许多有关培养模式变革的方式,但始终收效甚微。在持续的

7、教学探索中,中职教育总结出了一套全新的工学结合的“2+1”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诞生标志着我国中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水平上又迈出了全新的一步。  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实践6  3.1什么是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是教育部基于职业院校教育问题于2005年提出的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该种模式明确以就业为教学导向,立足于社会需求培养人才的方针,是将学生的学习与就业切实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方式。  工学结合的主要创新在于将学生的学习与就业实际联系到了一起,实现了企业与学校的“零距离”合作,在最大限度上让学生参与到了社会实践当中去,让学生在完成理

8、论知识的学习目标后,真正投入到现实的工作当中,这不但确保了学生的书本知识得到了巩固,同时也提高了其工作技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