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033752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5
《试论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的趋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的趋势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实践性教学趋势日益明朗,这种改革思路与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相一致,也是高职语文自身发展使然和课程改革的必然出路。在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中,应突出实践性教学,从教学思想到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按照实践性的要求,推进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课程改革实践性教学 高职语文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必修课。随着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实践性教学趋势日益明朗,这种改革的思路与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相一致,也是高职语文自身发展的使然和课程改革
2、的必然出路。 一、高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 今天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特征体现在培养目标的应用性、专业设置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办学体制的地方性四个方面。 高职教育的性质是职业教育,强调素质教育。高职生毕业之后要就业应聘,语言是频繁使用的工具,没有较高的语文素质就不能适应现实发展需要,即使过硬的专业素质尚需熟练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奏效。目前,高职学科课程改革相当活跃,其基本趋势是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增加实践课(减少理论课时),提高实践效率。高职语文作为其中的一个学科,只有进入这种状态才能与之适应。语文教师要在实践方
3、面多下工夫,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就高职语文而言,它不仅要培养学生“能说能写”5的本领,而且要把这种能力延及工作、生活、学习、交往的方方面面。 二、高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的特征 1.突出口语训练,注重能力培养。 语文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种能力。语文基础知识在中学阶段已经完成,进入职业院校后,重点应放在知识的运用上,即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使语文能力在立德树人、求职就业甚至创业方面发挥作用。 2.使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 教材是教学之本,犹如演戏,首先要有好的剧本。现行教材的特点是以讲读为主,以教师为主,以课堂为主,相关的实
4、践内容十分匮乏。即使有些零星的内容,也仅限于知识的范畴,不能打破“书本――课堂――闭卷考试”的禁锢,不便于大面积的实践性操作。因此,改革高职语文课程,当务之急是编写易于操作的“听、写、读、说、做”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注重实用性,可按“说”、“读”、“写”分册而编。 宏观上,“说――读――写”除介绍有关理论知识外,还应将各种实践形式囊括,交互运用。如“说”的形式就有独白、交谈,“读”有阅读、诵读、速读。“读”与“说”同属动口,但“读”有“读物”,“说”可有可无。“写”的形式因文体不同,种类就更多。 微观上,可按基本知识、范例
5、、技能实践三个层次构建教学单元,并按单元组织施教。在知识、范例、技能实践三个教学要素中,应突出知识的全面系统、范例的典型通俗、技能实践的易于操作。5 某些语文教师主张把高职语文教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阅读篇,另一部分是训练篇,包括口语训练和写作训练。训练篇有助于学生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口语训练应从实际和社会需要出发,提高语言交际能力,使用简洁、明确、得体的口头语言。 3.探索高职“语文大课堂”的教学模式。 随着高职专业教学计划的进一步优化,教材量大与教时减少的矛盾将日益加剧。完全依赖有限的课堂教学,根本无法实现
6、教育目标,出路就是把有限的小课堂变成语文大课堂,把“第一课堂”延伸到“第二课堂”,使课内与课外、生活与学习、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时事、处处都是学习训练的“语文大课堂”。 4.运用教育技术使语文教学立体化和形象性。 千百年来,语文教学给人的印象就是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这种单调而平面式的教学手段使语文课令人生厌,教师形象受损,魅力丧失。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特有的实习实训基地设施较多,设备较好,现代电化教学仪器基本齐全的资源,使高职语文走向立体化――讲、做、观、访、说、演、写、编成为现实,从根本上改变教师“一讲主宰天下”的
7、格局。在教学手段上,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音像制品、互联网直播课堂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其高效地服务于高职“大语文”的教学活动。教师要掌握一些多媒体课件制作和使用的基本方法,并利用多媒体声、光、色的直观效果和强大的人机交互功能吸引学生,并通过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象引导学生,促使学生提高学习“大语文”的兴趣。例如,可以把学校广播室、闭路电视、电教室、语音室等开放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办“广播”和“电视”节目,把课堂搬上喇叭和屏幕,既增强学生“说、写”的实践能力,又活跃校园氛围。5 三、课程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突出
8、高职语文实践性教学,并不意味着要淡化基础知识的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即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这“八字宪法”,是语文实践的基础和工具。突出实践性教学是为了促进知识的运用。可以说,突出实践性教学与加强基础知识是相辅相成的,互为需要的。 其次,突出高职语文实践性教学,要求语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