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025822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5
《高职院校焊接技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焊接技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探索 摘要:实训基地建设涉及学校办学思想、办学条件、教改思路、教学质量、实训理念、教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等内容,是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反映着学校的综合能力。本文结合近年来我校焊接实训基地的改革与发展情况,阐述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校内焊接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原则、内容和管理运行等四个方面进行的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焊接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0-0045-02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产品结构调整和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焊接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
2、展。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焊接的第一大国。与焊接技术相关的生产制造业迫切需要大量掌握先进焊接生产技术的应用型人才,但由于目前我国高校或培训单位的人才培养方式滞后、培训体系很不完善。另外,由于家长与学生对焊接专业的理解还存在偏见,导致焊接操作人员、设备的维护以及关键焊接岗位上具有较强操作技能的人才已出现断层,尤其是既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焊接技术人员更是凤毛麟角。目前,焊接人才特别是生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6。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知识、技能、素
3、质、态度和职业道德的一体化培养。实训教学是保证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而这一基础又必须以实训基地为平台。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直接影响实训教学水平、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 我校开办焊接专业已有16年历史。目前已建成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气焊气割、自动焊接与切割、数控火焰切割编程等1200平方米的校内实训基地。同时,拥有10名专兼职教师的教学团队。但随着西北制造业对焊接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我校焊接专业现有的设备规模和人才培养规格,还落后于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人才要求,尤其是在实训教学质量、社会培训服务、先进焊接生产技术推广和应用方面与社会需求还存在巨大的差距。
4、 焊接技术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 根据陕西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意见》的精神,结合目前焊接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在原有实训条件的基础上,2009年我校焊接技术实训基地的总体目标为:力争在三年时间内将现代焊接技术实训基地建成陕西省内具有示范性、开放性和服务性的现代综合焊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训基地,为社会培养和培训掌握先进焊接设备操作技能的高技能技术工人,将现代焊接技术实训基地建设成省高职院校中实训教学、技能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和生产制造“五位一体”的一流实训基地。 焊接技术实训基地建设的原则6 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的获取,很大程度来自体系完备、运行
5、良好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我校焊接技术实训基地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在近年的建设过程中始终遵循以下原则。 真实性原则在广泛调研各行业焊接培训中心布局的基础上,按照真实的企业需求、真实的企业流程、真实的企业环境、真实的企业管理制度,建成了60个标准焊接实训工位,同时重新确定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使学生得到实际操作训练。 先进性原则2011年,我校购置了OTC、松下焊接机器人3台、等离子/火焰数控切割设备2台,并开设了自动焊接与切割的理论课程及相应的实训课程,使学生掌握先进的焊接与切割技术。 实用性原则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没有追求高、精、尖,大部分焊
6、接设备都是生产中广泛的设备。 开放性原则近三年来,我院焊接实训基地已为北人印机、延长石油、西安维美德等企业培训焊工150余名,同时为陕西省中等职业院校培训教师120人。学院与企业、生产单位的联系更加紧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可以及时地反馈到学院,学院根据这些信息调整教学,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能更及时、更准确地反映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持续性原则实训基地必须高度重视项目的持续运行能力,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实训基地的软、硬件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创新实训基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实训基地的建设质量。 焊接技术实训基地建设的内容 焊接技术实训基地建设的内容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
7、面。 硬件建设如下页表1所示。 软件建设6实训基地的软环境建设包括实训基地的管理制度体系、实训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教学模式设计和管理等多个方面。以下主要从师资建设进行探讨。在所有影响教学的因素中,人是最活跃且最要要的影响因素,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人员精干的“双师型”教学队伍,才能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学计划等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得到贯彻与落实。近年来,我院焊接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与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1)积极营造“双师型”教师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岗前培训、师德建设、政治学习、座谈讨论、参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