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021376
大小:12.89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1-05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列夫托尔斯泰》课件 语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1.列夫·托尔斯泰11.列夫·托尔斯泰得分________卷后分________评价________yǒuliǔ垢zhì钝qiónɡ锢zēnɡ肆hànzhū尴尬zènɡ胄qiàocànmàoxīAbǐngpíng诛杀鬈发侏儒殊荣髭须虬髯4.下面句子中关联词语填充正确的一项是()(4分)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________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________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A.不仅 而且B.因为 所以C.如果就D.虽然但5.判断下面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4分)(1)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
2、的大胡子。()(2)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D比喻、夸张比喻6.综合性学习。(8分)为进一步了解伟人深邃的思想,班级举行以“走进列夫·托尔斯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题目。(1)【对联巧评价】根据对列夫·托尔斯泰的了解,结合课文内容,用一副对联评价列夫·托尔斯泰。(2)【活动永纪念】班级掀起纪念列夫·托尔斯泰的热潮,同学们都以极高的热情积极筹备,请你为这次纪念活动设计一个简单的活动方案。示例:一声怒吼斥沙皇 满腔热血唤和平示例:搜集列夫·托尔斯泰的照片,播放纪录片《寻找托尔斯泰》,介绍他的人生经历、文学创作
3、及思想探索之路,开设列夫·托尔斯泰文化中心。阅读课文选段“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回答下列问题。(14分)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主要内容。(2分)8.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4分)(1)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2)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选文主要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用两个比喻,形象地写出托尔斯泰目光犀利,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托尔斯泰的眼睛具有人类面部最丰富的情感,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9.说说你对“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
4、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句话的理解。(4分)课文前半部分写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原来粗鄙的外表是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的。这是用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的眼睛的精美绝伦。二者并不矛盾。“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是痛苦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将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毕生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然放弃财产,以致和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而客死于途
5、中。10.作者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依据你对托尔斯泰生平的了解,谈谈你的认识。(4分)11.茨威格在描写列夫·托尔斯泰时重点抓住了托尔斯泰的眼睛这一细节,来表现托尔斯泰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请你也写一写你最熟悉的人的某一个片段,要求运用两种以上修辞手法描写你熟悉的那双眼睛。(5分)示例:爸爸40来岁了,虽然时间的年轮深深地印刻在他的额头上,但那双眼睛依然那么明亮、有神,像是一池柔静、清澈的湖水。每当看到那自信而慈爱的眼睛,我觉得做什么事都会倍感从容。吃饭时,爸爸总说:“你
6、们先吃,我刚烧菜了,坐会儿。”接着他就会坐在餐桌旁的沙发上,用那双慈爱的眼睛暖暖地看着他的孩子,似乎想要把所有的爱和幸福满满地包围着他们。13.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6分)粗制烂造 郁郁寡欢 蒙眛阴沉 正襟威坐诚皇诚恐 颔首低眉 无可制疑 暗然失色D烂—滥 眛—昧 威—危 皇—惶 制—置 暗—黯君子的争与不争蒋骁飞①民国四大国学大师之一的陈寅恪学贯中西,通晓30多种文字,但他不屑于考证书,连一张文凭都没有。②梁启超知道他是匹“千里马”,便极力向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举荐。最终,清华大学破格聘用这名“高中生”为大学教授。③按理说,陈寅恪从此应该对梁启超感恩戴德才对,但让人感
7、到意外的是,两人在相处中,丝毫看不出陈寅恪对梁启超的“追随”。④一天上午,梁启超刚上班,同事就递给他一份学报,说:“陈寅恪又要和你干仗了!”梁启超接过学报一看,上面有一篇署名陈寅恪的文章,矛头直指自己。⑤原来,梁启超曾写过一篇有关陶渊明归隐动机的论文。他认为,陶渊明弃官归隐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士大夫阶层寡廉鲜耻,普遍缺乏道德感,他纵然没有力量改变现实,起码也不愿同流合污,把自己的人格和操守丢掉。陈寅恪则提出不同见解,他认为陶渊明辞官回家种田,是因为东晋被灭之后,他“耻于事二主”,才发誓不与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