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018570
大小:7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5
《国债金融论文范文-研讨国债市场中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理由word版下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债金融论文范文:研讨国债市场中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理由word版下载国债市场中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理由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国债市场中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理由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国债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摘要】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我国经济金融健康发展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债市场中各种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深入分析了这些行为产生的根源,提出通过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建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机制和加强金融知识宣传与培训等措施,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关键
2、词】金融国债市场消费者权益保护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开放与发展,金融产品与服务越来越丰富,随之而来的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纠纷也越来越多。虽然我国于1984年12月成立了消费者协会,并且制定了相关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然而由于金融产品和服务消费的特殊性与复杂性,现有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难以适用,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有力保护。因此,如何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已经成为金融监管当局必须解决的重要理由。、国债市场中消费者权益保护冃前状况金融消费者权益是指由《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确认的,消费者在金融消费领域所能够做岀或者不做出的一定行
3、为,以及更求金融经营者相应做出或者不做出一定行为的许可和保障,它是消费者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债作为一种金融投资产品,其购买人作为金融产品的消费者,同样依法享有金融消费者权利,国债产品消费者的权益应受到相应保护。但当前我国国债市场中存在很多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且很难得到有效的纠正和处罚。其主要表现为:(-)国债承销行的预售、向VIP客户优先销售等行为,侵犯了金融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近年来,随着社会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理财意识的增强,广大民众对国债这种高收益、低风险金融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国债市场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热销
4、场面。在此情况下,部分国债承销行为确保其长期合作的“优质客户”能购买到国债,经常通过预售、向VIP客户优先销售等方式,为“优质客户”预留国债销售额度,提供优先购买便利一一这些行为增加了普通消费者购买国债的难度和成本,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严重侵害了普通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二)国债承销行的“捆绑销售”或“搭售”等行为,侵犯了金融消费考的自市选择权由于国债的热销,部分国债承销行为获取固定的客户资源以及实现更高的收益,利用消费者金融知识不足和急于购买国债的心理,要求消费者在购买国债时必须先在该行开立银行卡,甚至要求消费者开立金
5、融理财账户并购买其理财产品一一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国债信誉,侵犯了金融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三)国债承销行不出具“凭证式国债收款凭证”的行为,侵犯了金融消费者索要交易凭证的权利为规范凭证式国债市场交易,保护国债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人民银行和财政部要求在每次发售凭证式国债时,必须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监制、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所属有关证券印制厂统…印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凭证式国债收款凭证”,不得使用其他凭证。但部分国债承销行为降低凭证使用成本、减轻“重空凭证”管理任务,却使用内部印制的国债收款凭证,或者以中间业务交易回单代替规范印制的
6、“中华人民共和国凭证式国债收款凭证”一一这就侵犯了金融消费者索要正规交易凭证的合法权利。(四)国债承销行对国债产品条款介绍不明确,甚至故意提供虚假信息的行为,侵犯了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部分国债承销行为尽可能地扩大国债销售,获取更多的手续费,故意采取对国债产品部分条款介绍不明确,甚至提供虚假信息的方式鼓动或欺骗消费者购买国债。如,在国债发售时,对“提前兑取要收取手续费”等理由故意隐瞒;在国债发行期结束后,对'“二次发售”只按照提前兑取利息计算'等条款模糊其词,以实现鼓动或欺骗消费者购买的目的一一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国债信誉,侵犯
7、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二、金融消费者权益被侵犯的理由分析国债市场中,国债承销商业银行作为国债代销机构,其利益主要依靠代销国债收取手续费和通过代销国债获取客户资源两条路径。在国债销售时,国债承销行为实现利益最大化有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冲动和行为,虽然有悖于金融消费者和政府相关部门的意愿,但其符合国债承销商业银行作为经济人的自利属性,也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客观来说,是当前国债市场,甚至金融市场自身存在的一些理由最终导致并推动了这些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行为的产生。这些理由主要是:(一)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不健全当前我国的法律在
8、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有两个层次。一是《人民银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核心法律。但这些法律并没有体现出我国法律要“保护金融消费者”这一明确的目标,而是把消费者保护和投资者保护放在一起,忽视了消费者,特别是金融消费者•处于弱势的现实,未考虑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