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015140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5
《小积木 大学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积木大学问 俗话说“心灵手巧”,这说明了手和脑的关系,人的双手活动是由大脑指挥的,双手的活动促进大脑两半球的发展,脑的发展也相应地促进双手活动的灵活。美国心理学家帕普拉和罗斯对游戏材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插塑游戏中的任何一种游戏材料对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有着积极的作用。插塑积木面积小,颜色鲜艳,能根据各种不同的拼插方法,创造出许多形象逼真,造型优美的物体,为幼儿提供了创造想象的广阔天地,加上插塑游戏少有规则约束,插成的造型可以随意挪动,拿得起,放得下,是其他积木所不能比拟的,幼儿十分喜爱。因此
2、,我对胶粒插塑游戏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游戏前的准备 1.兴趣――模仿。 小班的幼儿对五颜六色的胶粒插塑玩具觉得新鲜、好玩,但玩的时候又感到无从下手,常常无目的地拼拼插插。鉴于上述情况,我从培养幼儿兴趣入手,把大班幼儿拼插的优秀作品,如长颈鹿、小兔、房子等,让幼儿观察,激励他们,“我们来学一学哥哥姐姐也来搭一搭吧”。于是孩子们仨俩一群,蹲着、站着、趴着,什么样的都有。小脑袋瓜凑在一起,小手勤快地摆弄着胶粒,那专心的程度,连淌出的鼻涕也顾不上去擦一把。“老师,这是我们给你盖的大高楼,还有花园,喜
3、欢吗?” “6老师,你住最中间,我们要爸爸妈妈也给我们买你住的这个楼,这样,我们就天天在一起了,好吗?” “我住这儿!” “我住这儿!” …… 孩子们围在老师的身边,小手指着自己亲手为老师建起的大高楼,虽然不是很逼真,但也充满自豪与喜悦地争着抢着说。 望着闪烁童心光辉的五颜六色的“高楼”,望着天真可爱的孩子们,我感到无限的幸福和满足。我激动地一一抱起孩子们,高高地举过头顶,然后在他们银铃般的欢笑落地时,在他们光洁的额头留下亲爱的一吻。 2.材料――充足。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
4、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为此在游戏前,我还为幼儿提供了足够数量和足够品种的插塑,因为插塑材料是插塑游戏中的物质基础。每次游戏前,我都为幼儿提供三到四种不同类型的积塑,以满足幼儿拼插各种物体的需要,大中小班所用的材料的难易应有所不同,幼儿对生活中物体的丰富印象同样是开展结构游戏的基础。 3.观察――引导。6 我为使幼儿丰富印象,积累经验,采用了多种方式。如:观察自然与社会,观察图片和照片,观察实物和范例。在采取这
5、些方式时应指导幼儿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新入园的幼儿对插塑积木游戏较喜欢,兴趣也很高,但他们缺乏基本的插塑技巧和方法,只会将积木无目的、无规则地重叠起来,即使有意识地塑造某一物体,也往往事与愿违。因此,我先引导幼儿学会正确地观察。观察时应从物体的形状、结构、颜色等方面着手,分析并抓住物体的主要特征。刚开始,我要求幼儿观察周围的简单东西,如:小椅子、桌子、小床等,幼儿根据指导,一下子就抓住了它们的主要特征,并启发幼儿用语言概括出它们的基本特征,以强化印象和记忆。 在幼儿掌握了简单的插塑技巧后,我要求幼
6、儿对每件事物从各个角度进行观察,我采取提问、建议、讨论等方式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使幼儿在观察的开始就产生一种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方式,为开拓幼儿的思路提供条件。如:一只小羊造型,我除了从正面观察它的形状外,还可以从背面、侧面去观察,让幼儿得出结论: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时,所看到的各个侧面都是不同的。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事物很自然诱发了幼儿在游戏中从不同角度和方面,采用不同方式,不同侧面去表现某一事物的想法,从而增强他们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索意识。这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多层次、多角度
7、的引导,发展了幼儿的能力,同时,使幼儿手臂肌肉和手腕也得到了锻炼。 二、创造性地进行游戏 1.从观察到印象,从印象到再创造。6 幼儿掌握了插塑的基本技能、技巧,创作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但由于知识的贫乏,常会使门儿少了把,长耳朵的兔子变成了短耳朵兔子,为此我经常组织幼儿到园外观察。有一次,小朋友搭了一座桥,可搭出来的桥面都浸在水里,于是,我就趁中午散步的时间带幼儿去参观大桥,一次不够就动员父母陪着去。通过不断观察和创造,终于搭出了满意的桥,让幼儿从观察到创造,再从创造到观察,从一次次的失败中找到
8、了成功的钥匙,锻炼了幼儿持之以恒,克服困难的毅力。 2.从建造单个物体到插塑主题游戏。 由于幼儿的思维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所以在插塑游戏中,幼儿往往是以具体情节的游戏内容为支柱来认识材料的性能、用途等。因此,不断丰富幼儿游戏内容,对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也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幼儿技巧的熟练,知识的不断积累,创作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表现能力也逐步提高了。从中班起就转入了简单地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构造。最初可启发幼儿回忆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事物,帮助幼儿确定一个主题,如: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