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013549
大小:6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5
《景观建筑硕士毕业论文答辩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景观建筑硕士毕业论文答辩一答辩委员会主席、各位评委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我叫XX,主要研究方向为景观建筑。我的论文题目为《古村落景观特质研究一以京西川底下村为例》,论文从确立选题、搜集资料、构思提纲到撰写、修改及定稿,我的导师xx教授给予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请允许我向导师表示真心的感谢,同时向在我硕士研究生学习生涯中直接或间接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向所有参加我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鞠躬)下面我将就本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研究缺陷等方面进行简要陈述,希望得到各位老师的批评指正。首先,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2、。如果说,古典园林体现了中国古代士大夫雅致精巧的审美追求,那么,古村落则代表了普通百姓质朴实用的居住情趣。是一种与环境高度和谐的人居模式。保存至今的古村落往往在偏远之处,现代交通不发达,与外界沟通有限。这往往源自建村先民在战时迁徙或避世的需求。正因为这样,古村落并没有在上个世纪初参与产业革命,从而将沿袭多年的生产生活方式保留下来,成为宝贵的遗产。但我国在二十世纪中期及后期,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改变,生产力也得到长足的发展。这些都给农村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尤其在改革开放十数年后,城市向周边快速发展,一大批古村落岀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代著名作家,中国民间文化保护专家冯骥才先生曾透露过一组数据
3、,二十一世纪初,华夏大地存在自然村落约360万个。十年之后的今天,数量下降致270万个,每天平均消失个数超过百个。其中许多村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宝贵的物质或非物质遗产,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古村落远不如古城、古镇集中,有规模。其价值也没有很好的背被世人认清。因此,楼庆西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师从梁思成先生,八十年代起投身乡土建筑及村落保护)曾言保护古村落比保护故宫还难•要保护,应该先理解。辨析出古村落真正的景观特质和文化内涵,才能保证保护的针对性和利用的适宜度。川底下是典型的北方山地聚落。保存状况较好,是首批进入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名录的村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识别川底下的景观特质,不仅能为
4、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依据。也能为其他地区山地聚落的保护,提供支撑。据统计,目前中国至少有10000个村庄,大约有3000000的人口通过旅游业的发展,走上了致富路。旅游业的发展作为一个组合第一和第三产业的突破口,已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渠道,可以加快缩小城乡之间差距的步伐。国家旅游局确定XX年全国旅游宣传的主题为XX中国乡村游,以加速旅游产业的发展。宣传标语确定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川底下村位于京西,距离城市中心约90km.改革开放初期,快速的城市化,带动了古村落的大量劳动力走出山区,进入城市寻求发展,空村现象开始出现,直到90年代初京郊旅游开始兴起时,空村现象发展到了极点。
5、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川底下村免受人为的破坏而完好的保存了下来,成为北京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越来越多的川底下人选择回到家乡,旅游接待逐渐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旅游的发展要求古村落改善人居环境,健全各类休闲设施。盲目的新增或改造势必引发一系列问题。如何避免建设性破坏的出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村落景观,辨析村落现有问题,提出合理的利用策略,是本文研究的第二个目的。其次,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本文重点研究的川底下古村落拥有数百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传统文明,是首批进入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单的村落。保留了良好的山地古村落整体景观风貌。村落中的民居大部分建于明清时期,街巷空间
6、及村落结构保存完好。这些遗迹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同时川底下位于北京近郊,旅游发展前景很好。完整保存村落景观也具有深远的文化以及经济价值。本文以古村落景观特质为研究对象,并选取村落重点研究。研究主要包括四部分,首先,梳理了古村落景观成因、景观构成以及景观特质的辨析方法。接下来运用类型学的方法,将构成景观的各元素进行分类描述。并运用构建的方法进行辨析。最后在研究现有保护发展制度,发掘现状景观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前文梳理出的景观特质,提出相应的发展保护建议。为古村落的有效保护和良性发展作有益的探索和补充。①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
7、的方法。川底下村历史悠久,许多传统和历史已经消失。通过阅读《北京古村落--川底下》、《门头沟文化志》等专著及其他科研文献,使作者在调研之前对川底下村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和了解,同时也对本文中关于川底下村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宗教等方面的阐述提供了基础的文献资料。彭一刚教授关于传统村镇聚落景观研究的结构体系为本文的结构与研究走向提供了一个具有参考价值且逻辑清晰的研究框架。对类似题材的硕博论文的进行类比分析与研究,掌握自身研究重点,也是得出本文框架的重要途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