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弃渣改良级配砂砾路床填筑施工技术

隧道弃渣改良级配砂砾路床填筑施工技术

ID:30995958

大小:7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5

隧道弃渣改良级配砂砾路床填筑施工技术_第1页
隧道弃渣改良级配砂砾路床填筑施工技术_第2页
隧道弃渣改良级配砂砾路床填筑施工技术_第3页
隧道弃渣改良级配砂砾路床填筑施工技术_第4页
隧道弃渣改良级配砂砾路床填筑施工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隧道弃渣改良级配砂砾路床填筑施工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隧道弃渣改良级配砂砾路床填筑施工技术奉俊辉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高沁高速公路LJ5标摘要:本文通过对隧道弃渣和天然砂砾掺配改良天然砂砾的级配不良,含泥量高等指标的综合利用施工技术。将工程屮不可避免的环境破坏和环境保护有机协调、从废弃资源利用、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环境破坏、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和实践应用,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高速公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词:隧道弃渣、级配不良砂砾、利用、环境保护、经济效益高沁高速公路是山西省高速公路“三纵十一横十一环”规划中第十横的

2、重耍组成部分,是山西东南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通道。它的建成对于进一步完善山西省现代高速公路网,增强晋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后劲,促进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高沁高速公路起点位于高平河西镇常乐村南,终点位于沁水县龙港镇中木亭西,路线全长69.427公里,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4.5米。全线设常乐枢纽、高平南互通、马村互通、樊庄互通、端氏互通、郑庄互通、沁水枢纽等7处互通式立交,服务区2处、匝道收费站5处、养护工区2处、隧道管理站1处,总建设工期三年。高

3、沁高速U5合同段施工里程为K24+000-K29+600,全长5.6公里,合同投标价为1.89亿元,我段设计有大桥1120米/6座,屮桥284.5米/4座,天桥167米/2座,涵洞22道,通道2道,樊庄互通1处。主要用改良砂砾施工的工程量79531万方。一•路床用天然砂砾施工时问题的出现高平至沁水高速公路上路床挖方段釆用当地沁河天然砂砾施工,(结构厚度80CM),该项目沿线的虽然有天然砂砾,但是我标段在沁河的上游,砂砾并不是很丰富,且天然级配不良,含泥量高,直接使用天然砂砾用作上路床施工易翻浆,由于施工时

4、间紧,晾晒时间太久,施工成本增加,压实度、弯沉都达不到设计要求。二•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措施十二五期间山西省交通部门提出了“科学办交通、合力办交通、勤俭办交通”的工程建设新理念,我项目利用紧邻高速公路的嘉南铁路隧道弃渣非常丰富并且通过试验也满足路床的施工技术耍求填筑,降低了成本,天然砂砾55元每方,再过筛满足路床填筑要求成本增加到70元每方,隧道弃渣过筛后成本在40元每方,我们经试验确认后以天然砂砾与隧道奔渣1:2掺配能满足设计要求,此项改良为项目节约成本159万余元,在保护隧道弃渣场对自然环境破坏、水土保持

5、方面冇很大优势。工程结构的牢固性和安全性,一方面来自工程的内在因素,设计合理、材料优质、施工精细。另一方面,取决于抗击外界不利因素能力,外力的冲击、超常承载、其他因素的损毁等。路床工程也毫不例外,其质量一方面依靠的是材料良好的性能和路床施工内在质量,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路基的防水害预防和处理。在施工准备阶段和施工过程做好充分的调查和分析、采取相关技术措施,对利用天然砂砾级配不良、含泥量大掺配隧道弃渣填筑好路床犹为重要。笔者结合正在建设的高沁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实际提出了解决天然砂砾级配不良、含泥量大掺配隧

6、道弃渣填筑路床相关问题的基本途径和措施。三•利用天然砂砾级配不良、含泥量大掺配隧道弃渣改良填筑路床的可行性分析(1)利用隧道弃渣填筑路基可行性分析通过对隧道弃渣进行材质分析和必耍的检测,对数量、运距等因素同其他可用料源做可比性分析论证,确定的弃渣利用的可行性。a、隧道弃渣材质、矿物成分调查及性能分析以K24+000〜K24+080段路基为例。该段路基距嘉南铁路武神山隧道2#横洞运距不足2公里,该段隧道的围岩主要为厚层口云质灰岩、泥质灰岩等,其风化程度不一,块状结构、致密坚硬岩层和破碎岩层交叉出现且无明显界

7、限,判定为IV〜V级围岩,矿物成分主要为白云石,另外有方解石、粘土矿物和碎屑矿物,颜色呈青、灰、浅红。(1)对隧道弃渣进行化学及物理试验检测(1.1)IV级围岩区中风化围岩取芯做强度检测,Rc为121MPa0(1.2)对渣料做有机质含量和易溶盐含量分析,有机质含量为0.03%,易溶盐总量为0.036%。(1・3)对粒径不大于0・5mm渣料做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s1=20.5%,wp=10.8%,lp=9.7,为低液限粉土MLG。(1.4)对天然砂砾和隧道弃渣,和掺配后的改良砂砾,通过60mm筛孔渣料做颗粒

8、分析、击实试验,含泥量等结果如下:经试验数据确定当1:2掺配时效果最好,选用1:2掺配做试验段四、试验段施工:施工准备技术准备a、试验室标准试验成果汇总表;b、测量放样资料。2、现场准备a、清表完毕,用压路机碾平场地;b、人员组织安排到位、做好协调工作;c、施工机械配备到位调试机械;d、施工便道通畅,人员及机械设备可直接进场作业。3试验准备情况所用填料的含水量、湿容重、干容重、压实度,进行取样检验。4测量准备情况用已鉴定过的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