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995616
大小:7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5
《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成败案例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成败案例解析近些年,乡村旅游增长强劲,发展迅猛,成为夺目亮点。很多只重政绩不重运营的乡村模式面临着更加“空心化”的局面,但是也有很多实现转型,体质升级,实现旅游乡村、产业乡村,带动了乡村人口的回流和收入的大幅增加。其背后的经营管理模式+创意愈来愈发挥着独特而显著的作用。一、莫干山:乡村再造,不仅是乡愁位于浙江省德清县的莫干山镇,距上海大约两个小时车程,翠竹山坞间,民宿产业星罗棋布。谜一般的莫干山,吸引着海内外游客争相前来,一睹风采。它更是一个鲜活的样本,以其与日俱增的发展活
2、力,印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也是许多美丽乡村的缩影。2016年旅游收入高达十几亿元,成就“莫干之谜”。在莫干山,民宿动辄千元一晚的价格成为了标配,有些其至达到三四千元一晚,旺季的时候还需要提前一个月预订。与如今的火热相比,十多年前,莫干山镇却是另一副模样。虽然莫干山风景名胜区在其境内,但当地却没有享受到多少旅游经济带来的好处。作为水源保护地,莫干山地区所有产生污染的产业都被清退,除了小农耕作和零星的农家乐之外,几乎没有其他收入来源。2004年,南非商人高天成(GrantHorsfi
3、eld)在游玩时发现,莫干山乡间的宁静非常适合都市人休闲度假,但档次偏低的农家乐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高天成觉得这是一个商机,便在一个村里租下六间破败不堪的老房子,通过精心设计,改造成「洋家乐」。高天成认为莫干山的农舍与当地自然、人文环境浑然一体,通过旧物利用和空间设计,就能满足中高端人群的休闲度假需求。之后,他又相继租用老屋,打造了「裸心乡」等一干既有设计美感,又保留了乡土元素的精品民宿,吸引了很多游客入住。高天成的试验,为莫干山开启了一个新的产业,许多投资者纷纷效仿,在此打造精品民宿,曾经被空置或
4、遗弃的破败老宅,重新焕发了生机。而近年来在中高端消费群体中兴起的「逆城市化」生活方式,则让越来越多的人拥进莫干山。在民宿产业的带动下,莫干山农房的租金以每年翻一倍的速度上涨。而当地村民除了房租收入,有的还在民宿做起了服务员。此外,村民栽种的蔬菜和水果,每年都会以略微高出市场的价格供应给民宿。在整个民宿产业发展中,当地政府也一直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德清县政府认定精品民宿是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方向之一,在旧屋改造上给予了相对宽松的政策。2015年五月,德清县发布全国首部县级乡村民宿地方标准规范,有规划地引导
5、民宿差异化发展,并通过成立莫干山民宿学院,为从业者提供专业化的民宿课程培训。投资者、村民、当地政府,多方要素的有效组合,使莫干山民宿成为乡村创新发展的出色范本。2016年10月,莫干山镇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二、袁家村:缺山少水,但越做越大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地处关中平原,在陕西算不上古村、名村,只是渭北旱原上的一个普通村子,全村共有62户286人,土地面积660亩。这里缺山少水,自然和人文条件均不突出,也不是政府重点扶持的“典型村”。上世纪70年代之前,袁家村是远近闻名的叫花子村,上世纪90年代
6、后,集体经济逐渐衰落,村干部着手寻找新的出路。2007年,村上花了20万元在媒体上打广告买点子,在专家学者的建议下,村上因地制宜,确立了打造“关中印象体验地”发展规划。村里通过集资的方式,筹措资金近亿元,开始修建民俗村。村里没有古建筑,他们从礼泉、山西运城购买三座古楼房,整体拆卸运回按原貌重建,就是游人看到的拥有古茶楼、油坊、布坊、面坊、醋坊、辣子坊及地方名优小吃等百余间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一条街,几年间迅速火遍全国。袁家村持续发展的精髓是不断创新产业形态。在村干部的带动下,袁家村先是建起农民个体经营
7、的“农家乐”,后来又建了特色小吃街,引来特色餐饮、旅游商品等资源,提升了乡村旅游层次。随后又打造"月光下的袁家村”,发展酒店住宿、酒吧等夜间经济,还通过成立股份公司、群众入股的方式,实现“全民参与、共同富裕”。良好前景让外出打工的袁家村人纷纷回村。2007年,现在很多村民收入是打工时的10倍。据村干部介绍,现在每户村民能保证年入20万元,在外打工的20多名年轻人也几乎全部回村发展。袁家村还带动了周边10个村发展,吸纳了超过2000名外村民众来此就业。三、芭蕉村:曾经的光棍村2012年以前芭蕉村还是一
8、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全村120户,几乎都住老旧瓦房和茅草房,环境卫生脏乱差,农民收入低于全镇平均水平。“全村119户人,以前竟然有40多个单身汉,'光棍村'的说法曾让村民和村干部都倍感头疼;“不是醉醺醺地打牌,就是冲突不断,外人连村子都不敢进。”曾在芭蕉村任村民小组长的南班村党支部书记高勇坦言,村民发展动力缺失、没有上进心,以低效产业为主的芭蕉村,迟迟没有富起来的迹象。改变发生在2012年。这一年,白沙将芭蕉村纳入“美丽乡村”打造计划之列,采取农户出一点、政府出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