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北京市怀柔区庙城镇委员会

中共北京市怀柔区庙城镇委员会

ID:30989669

大小:53.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1-05

中共北京市怀柔区庙城镇委员会_第1页
中共北京市怀柔区庙城镇委员会_第2页
中共北京市怀柔区庙城镇委员会_第3页
中共北京市怀柔区庙城镇委员会_第4页
中共北京市怀柔区庙城镇委员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共北京市怀柔区庙城镇委员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教材分析】《记承天寺夜游》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八十五字。然而这区区八十五字不仅记录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的空明月色,更记录了苏轼刹那间涌起的微妙曲折的动人情感:解衣欲睡之时,月色如老友不邀而至,叩响了苏轼的心扉,那份快乐强烈得难以自抑,于是他率性而为“欣然起行”;在“念无与为乐者”的思量、沉吟和瞬时搜寻后,他“遂

2、”兴致勃勃地“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一个“亦”字道出了知己间心有灵犀的至巧至妙的欣喜;二人“相与步于中庭”开启了那夜悠闲、静谧、不可多言的月下神游,从而诞生了千古写月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以及“沉醉美景”后“恍然大悟”的发现的欣喜与审美快感。13至于文末的两问一答,既让我们看到了苏轼那坦然真诚的自得与自赏,更让我们顿悟:这摇曳多姿的“乐”源自于作者那颗处逆境而不悲忧、化苦难为诗意的“闲人”之心——这“闲”不止是不得签书公事的“清闲”,亦不止是超然于现实生活的“悠闲”,而是清空了世俗名利与个人得失的“宁静”“空灵”与“真淳”,是超越了生死

3、的心灵的“大自由”、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对于教材的分析,紧扣教材内容,有对教材整体的理解,也有对教材重点词句的分析,有思想,有深度,有个性。而不是简单的套话)【设计意图】本设计从林语堂对苏轼的评价切入,立足学生的阅读初感,以品读作者的“乐”为主线,咀嚼字词、链接背景、涵泳比较、朗读体验,由“乐”及“闲”,还原文本中蕴含的美妙情思,走进作者细腻丰富的心灵,感悟苏轼从容面对人生的审美态度。【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和写景语句。2.品味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丰富情感,感悟作者的人格魅力。目标明确;层次分明(诵读和品味,两个等级);具体可测。【教学重点】品味作者蕴含在文字

4、中的“乐”,获得阅读的快乐。【教学难点】“闲人”句中蕴含的丰富意蕴。【教学方法】诵读法、比较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激发阅读兴趣“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他曾为青楼女子13题诗,他和和尚趣谈,他为百姓求雨,他四处游历。”他是谁?他就是多才多艺的苏轼、苏东坡。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在黄州写的一篇游记小品《记承天寺夜游》。(导语的形式多种多样,但要明确其目的性,不可占用时间过多,不可游离了文本,本课从作者情况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同

5、时也增加了学生对苏轼的了解)二、展示自学之成果1.询问:预习过程中有没有遇到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2.检查预习情况。读准字音,读准停顿:①念无与为乐者。②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③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选取较重要的句子,训练学生的语感,了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情况。)准确解释:月色入户欣然起行遂至怀民亦未寝步于中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流利翻译:①念无与为乐者。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13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注意引导学生放慢语速,读出本文的抑扬顿挫。同时注意前后知识间的联系:“户”,联系《木兰诗》中“木兰当户织”“足不出户”;“

6、盖”,联系《童稚记趣》中的“盖一癞蛤蟆”;区别“行”“步”与“走”的含义(帮助学生积累文言现象,明确古今意义的区别);语句的理解要到位,关注“为乐”“闲人”,“庭下”一句要如实翻译,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3.用一句话简洁概括文章所写的这个生活片段。明确:“苏轼张怀民夜游承天寺”或“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与张怀民在承天寺月下散步”。(此环节主要体现的是对文言字词的教学,内容上完成这样几个任务:读准字音、读准节奏、积累文言词句、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这里教师运用的主要教学策略是注意前后知识间的联系,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三、诵读文章之韵味。1.请一

7、生读文章,要求: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出韵味。其他同学从这几方面评价。——(教师有要求,并且很具体明确。不仅给读的同学也给听的同学评价的方向与标准,防止学生的盲目性。)2.教师配乐范读,和学生分享对文章的理解与感受。3.询问:你听出了苏轼夜游时的心情了吗?文中有没有直接表露这种情感的句子?(快乐;“欣然起行”。)134.再请一名学生用欣然的愉悦的语气,再读一遍课文。播放《高山流水》古筝乐曲。——要求具体,好。5.齐读体会,力求读出文言文的古雅韵味。——此处提的要求有点空了,虚了,“古雅韵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