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到生时是熟时

画到生时是熟时

ID:30985177

大小:10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5

画到生时是熟时_第1页
画到生时是熟时_第2页
画到生时是熟时_第3页
画到生时是熟时_第4页
画到生时是熟时_第5页
资源描述:

《画到生时是熟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画到生时是熟时  【名师档案】  潘莉萍,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苏州市中小学学科教改带头人,任教于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曾荣获江苏省中职语文教师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江苏省“五四杯”中学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大赛特等奖、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语文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一等奖。  她的教学,于平实精致中见内涵,在行云流水中显张力。她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拉近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致力于在作者的世界――“文本”与学生的世界――“心灵”之间构筑桥梁。过程的衔接、问题的设计、语言的组织、精神的契合都融合了诗意的栖居。  郑

2、板桥晚年时画《竹石图》,题诗云: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洒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作画如此,教学何尝不如此?  回顾自己站上中等职业教育语文讲台的时间,不长也不短,十有余年。想着当初师范毕业时怀着“不误人子弟”的自警走进校园,在经历了初为人师的紧张和兴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在知不足的苦闷、思无果的彷徨、遇良师的欣喜、获成果的幸福中循环着自己的教学生涯。  在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了“思考”7对一位教师的重要。事先有思,行而有序;事中有思,行而不迷;事后有思,行而有得。事先而思,思学生思教材;事中有思

3、,思预设思生成;事后而思,思成败思得失。一个会思考的教师,才可能构筑一个独一无二的属于自己的课堂。  一、素朴的语文课,大道至简  “大道至简”是后人根据老子的哲学思想总结出来的,意思是“大道理(指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是极其简单的”。正如人们所说:一门技术或一门学问,弄得很深奥是因为没有看穿实质,搞得很复杂是因为没有抓住程序的关键。语文教学正是如此,教师给得越多,学生接受的可能就越少。语文课应该追求素朴简约之美。  语文课一如摄影,是一门做减法的艺术。在摄影艺术中,拍摄者要减去一切与表现主题无关的元素。这听上去很简单,操作起来却

4、实在不易,因为在减去时必须要考虑各元素之间的潜在联系,表面看是减去一个元素,实际却要用来增加精神的内涵。郑板桥的“删繁就简三秋树”说的是写文章,其实适用一切艺术,语文教学是艺术,也当如此!减什么呢?可以减课堂的形式,可以减教学的内容,可以减教师的课堂语言……一切,服从于一堂课到底想要“教什么”及准备让学生“学什么”。  如在教学《诗经?静女》一诗时,依据教材和学情,为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我将这一课教学设计为“一题引佳境,渐进得精髓”。“一题引佳境”即指用一道填空题串联整堂课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主动读诗、解意、思考、归纳。这道填空是“

5、()的为()的用()的方法写()的诗”。所谓“渐进得精髓”是指,教师将这道填空题再分解成四道小题,一一探讨完成,课堂教学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层层深入渐得诗歌精妙之处:诗歌采用的艺术手法、诗歌表现的思想感情、《诗经》中此类爱情诗的特点等等。7  再如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教学,我们大可以用梁漱溟先生在《这个世界会好吗》这本书中的一段话来架构整个课堂,梁先生认为,人一生要解决好三大问题,一解决人与物之间的问题,二是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小说中琼西最后恢复了健康正是解决好了这三个问题的结果。带领学生

6、,立足文本,品味重点词句,从而深刻体会,人一生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人和自己内心的问题”。长文短教,大音希声,见微知著。  做“减法”的课堂不胜枚举,如《不自由,毋宁死》的教学,抓住关键段落,以朗读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层层递进,让学生习得作为演讲稿这一特殊议论文的范式,引导学生体会演讲的说服力、感染力,在实践中提升演讲水平;《沁园春?长沙》的教学,抓“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关键设问词句,引出几幅“湘江秋景图”,从而生发出作者万丈豪情;《在马克思墓前讲话》的教学,扣住马克思的两大贡献,引导学生关注马克思与众不同的人生道路和

7、人生价值,通过恩格斯叙逝世、议发现、评贡献、追哀悼、抒怀念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叙述、议论、抒情、描写等表达方式的融合;《化装舞会》的教学,通过解题引出文本描写的两场化装舞会:一是父母组织的那场,呈现的是贵族与富人的奢华,一场则是女仆导演并演出的,表达的是穷人的生活,进而把握文本的对比手法,由此引领学生深入文本,钩玄提要,等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是越来越少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多学”,教师“少教”,注重的是对知识理解的深度以及由此所形成

8、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7  二、自然的语文课,大巧不工  《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王弼注曰:“大巧因自然而成器,不造为异端,故曰拙也。”也就是说,“大巧”之所以为“大巧”,其核心和本质在于遵循了自然规律,保持事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