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975213
大小:6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4
《问题意识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研课题: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成果名称: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词:学生教学问题意识正文:小学语文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要以创新精神培养为核心,而创新教育的突破口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具有强烈的“推陈出新"意识,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转变观念,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是新课改的呼唤,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一、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基础知识,才有叮能对新知识产生
2、好奇、渴望。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努力学习,汲取营养。只有学好课内知识,又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才能产生各种真知灼见,从而质疑问难。二、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问题意识1、通过疑点,创设问题情境。课文的题目、含义深刻的句子、与众不同的用词、文屮人物的特殊行为、奇特的自然现象等,都可以成为设境的依据。如《第八次》这个题目看上去很抽象,其实内涵很丰富,在教学吋,我板书课题后问/看到这个题目后有什么疑问吗?”学生争先恐后地发问,“第八次干什么?为什么要第八次”。2、设疑创境,把握问题时机。如教学《
3、卧薪尝胆》,课前审题引导质疑:谁卧薪尝胆?为什么要卧薪尝胆?怎么样卧薪尝胆?结果怎样?通读全文后相机引导学生体会故事的前因后果。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进问题的氛围中,逐渐悟出问的规律,找到问的途径。三、提供问题实践,强化学生问题意识1、营造宽松氛围,激发提问兴趣。少年儿童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氛围,学生就会无拘无束地把自己对文章的各种感觉、怀疑带到课堂上来,从而乐问善问。2、让学生参与提问设计,学会问发现问题是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生会从中获得一种成功感和自豪感,
4、激发学习的内动力。学生参与提问设计,教师耍做好示范指导工作。让学生学会怎样问。在好奇兴趣之处可“趣问”,如《三袋麦子》的“三个小动物分别是怎么处理麦子的呢?难以体会之处可“联问二如《“东方之珠”》中“鳞次栉比”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可以联系群楼图,学生观察后自然而然说岀“摩天大厦很多,一座挨着一座排列着,很密;思维活跃处町“曲问",如《蒲公英》“为什么落在沙漠和湖泊中的蒲公英种子死了,而落在泥土里的种子茁壮成长起来了呢?"青少年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使他们认识到,在促使自己深入思考
5、的地方,应留意重点的词句,选择性地提出问题。3、鼓励学生,让学生挑战问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挑战,提出异议,展开思想的翅膀,在学习中时刻闪现智慧的火花。如学习《三袋麦子》一课,学生敢想敢问:“难道小猴的做法完全对吗?^万一遇到水灾、旱灾,麦子颗粒无收怎么办呢?”我们应该保护学生的这种挑战精神,做好引导工作,帮助他们客观地看待问题,强化问题意识。四、营造合作氛围,深化问题意识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合作的活动过程。营造课堂合作氛围,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教师应尽量尊重学生意见,了解他们知识结构的现状和学习心理
6、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进行心理互换;在教学活动中,留给学生一块相当充裕的自由活动的天地,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把问题提给学半。如《北大荒的秋天》,在教“原野热闹非凡呻寸,我先让学生进行讨论:作者通过哪些景物的描写,反映原野热闹非凡的特点的?同学们通过讨论知道了作者是通过对“大豆”、“高粱”、“榛树”的描写表现原野热闹非凡的特点的。然后又让学生有选择的思考:①、下课了,操场上顿时热闹起來了,表现在哪些方面?②、春天到了,花坛里真美呀,美的事物有哪些,怎样的美?思考之后分小组进行交流,最后用笔写下来。通过读写结合的训练,不
7、仅使学生掌握了围绕中心句进行描写的方法,而且深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解决问题。《石榴》一课中,学生对“玛瑙般"、“一颗颗紧偎J“红片相间J“晶莹透亮",这些词感到不理解。在教学吋,我努力运用直观效应,引导学生用眼、用口等形式去理解词语,感悟课文内容,从而更好地进行朗读与说写训练。教学时,我出示实物,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石榴子儿,观后交流感受。有学生说:“石榴子一头红,一头白,这就叫,红白相间有学生说:“它们一粒一粒靠在一起,就像玉米粒一样,这就是,紧偎还有学生说:“我看到了石榴子儿很亮,看上去就像是宝玉一样,好看极了,这就是
8、'晶莹透亮教师借助实例,帮助学牛•分析、总结提问题的思考过程,经历从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再渗透到实际学习中去的过程,使问题意识在学生内部思维中形成良性循环系统,不断得到深化,从而口我省悟,养成持久的问题思考习惯。实践证明,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最终能构建起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