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945796
大小:64.7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04
《基于刑罚积极主义立场的刑法适用解释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刑罚积极主义立场的刑法适用解释探讨摘要随着我国法治建设不断推进,各项法律逐步完善。我国虽然制定了刑法,但是在社会发展下,各种类型的犯罪案件层出不穷。我国现有刑法的规范难以覆盖到所有法律案件,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刑法适用解释来覆盖案件进行处理,通过刑法适用解释来对我国现有刑法进行补充和完善,但是使用解释的补充一定要以刑法类推适用原则为基础。本文就从刑法积极主义这一方面对适用解释的危险倾向进行分析,然后就建立于刑罚积极主义基础上的适用解释和关于刑法适用解释方面进行探讨,进行理论上的论证。关键词刑罚积极主义适用立场作者简介:赵文媾,青海广播电视大学。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DOI
2、: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1.250我国法制建设时间相对较短,其完善程度欠佳。就我国刑法来说,其短板就是难以将社会的所有问题进行归纳,所以容易出现法律漏洞。再就是从我国刑法的规范标准来看,刑法缺乏能动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在其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对刑法适用解释和刑法积极主义二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并不准确,这样也导致了刑法在实际中运用被大打折扣。在建设社会主义法制时,必须要对我国刑法进行不断的补充、完善,使其能应对社会各种问题,促进我国法制不断进步。一、刑法适用解释与刑罚积极主义论(一)刑法适用解释为了有效解决我国法律制度中的司法权和行政权制度之间出现被混淆
3、的问题,在我国刑法制度中采用了罪刑法定的原则。通过这一规定,可以有效避免相关法律工作人员因为职务之便或是个人私利来对法律进行不公平、不公正的解释,从而确保法律制度能够真正保证人民的权利。并且在我国刑法制度中,罪行法定原则中是不允许出现绝对的倡导主义。该种原则在我国不存在有可实施性。国内案件形式多样化、复杂化等都不允许出现绝对原则的使用。从以往发生的刑事案件等来看,绝对的罪行倡导原则与实际案例并不能一一对应。还是存在很多无法判定的情况,所以要借助一定的媒介来进行。在我国刑法制度中,处于使用状态下,且使用率居高的刑罚措施称之为刑法适用解释。单从刑法规范的本身来讲,该措施主要由具体文字构成。基
4、于我国汉语文字博大精深,在断句、排列等方面存在有细小差异,都可能促使解释的方法以及对策出现较大差异。另一方,从我国刑法规范的角度来讲,其大致可以从创造以及适用对象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创造,主要是建立在国民日常生活的基础上,结合人们日常生活实际情况进行提炼而来。而在适用对象方面,其未完全建立在实践的层面上。各个案件在实际处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影响因素众多。故此,要使得刑法规范更加具备有适用性,更需要对适应解释来针对不同的案件内容或是因素解决问题,进行验证处理。(二)刑罚积极主义论刑罚积极主义论,部分学者也将其称之为刑罚积极主义论。而从本质上将,刑罚积极主义论并未与宪法中的对应规定进行接轨。其
5、单方面代表着我国司法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代表的政治立场。在国内社会主义明主持续推进的情况下,国内存在有大量政治立场以及集体利益不同,但合法经营的社会组织群体。其在维护社会主义的具体方式也存在有较大的差异,但各个组织之间存在有密切的关联,保持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换句话说,该部分群体的主要目的多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故此,在针对不同社会群体刑法案件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更需要充分结合其实际情况,不能拍脑袋的一刀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同的刑法研究学者对刑法理念的研究也是不同的。但是从总体上来说,能够被所有学者所认可的就是刑法理念中的积极主义和消极主义,积极与消极本为对立面,此消彼长。
6、因此在對刑法理念进行研究时,必须要处理好积极主义和消极主义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刑事案件进行正确的判断。在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司法案件时间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刑罚中的积极主义论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水平的,其对案件的解释比消极主义更加符合国情,操作性也更强。二、扩大解释与类推适用混淆的危险性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借由对不同案件的总结,我国的法律法规制度也在逐步完善中,在现阶段法律中对刑法的规定和界定也不再是原先简单的对刑法本身的限制。从本质上来说,其已经起到了对法官在实际解释法律条文过程中,对其解释权进行制约的效果。同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国内法律在刑法方面部分法官还存在有一定程度意
7、识混淆的情况。其次,相关法制人员对法律条文解释中允许和禁止的问题理解的不够深刻,没有进行清楚的界定,这也使得刑法在推行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并非所有的事物均为非黑即白,各种事物间均存在有较为密切的联系,极为复杂。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事情是可以自然得到解释的,且与常理较为符合,但可能事物本身已经存在有违法的情况。这是因为如此,这些界限不清的问题使得很多法律规定并不完善,给了很多不法分子钻法律漏洞的机会,从而给社会和人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