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病”表现及其治理

“城市病”表现及其治理

ID:30940845

大小:6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4

“城市病”表现及其治理_第1页
“城市病”表现及其治理_第2页
“城市病”表现及其治理_第3页
“城市病”表现及其治理_第4页
“城市病”表现及其治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病”表现及其治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病”表现及其治理城市病是城市化进程中因城市的盲冃扩张、违背口然规律搞建设而表现出來的©城市发展不协调的失衡和无序现象,它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和经济发展成本上升,进而导致城市竞争力丧火,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治理城市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城市病的主要表现及成因㈠规划滞后于建设。㈡城市“马路拉链”随处可见,影响城市整体形象。㈢城市绿地少、公园广场数量不足,标准低城市生态环境差。㈣环境污染严重,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恶劣。㈤城市规模盲目扩张,缺乏特色。二、城市病对人体的危害常年在城市居住的人对

2、城市形成的依赖,会导致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它不仅能影响健康,严重者还会发生疾病。1.以车代步。2.以补求寿。3.娱乐过度。4.迷恋电视。5.睡眠不足。6.饮食过精。7•烟酒成癖。三.城市病的治理措施,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做到:1、树立规划权威,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2、统筹兼顾抓规划,立足长远搞建设。3、立足木地实际,实施增绿扩绿工程。4、加强污染治理,构建城市生态经济。5、加强城市土地资源管理,国有土地市场机制,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从源头上治理规划管理失控问题。6、注重个性特色,科学为城市定位。总之,为了防止“城市病”的发生,必须在城市建设中,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统筹

3、兼顾,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中小城市为了招商引资大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投资商在优惠政策的保护下,受利益驱动,不服管理,随心所欲,不报自建、随意乱建,先建后办、边建边办、建毕不办的现象时有发生,阻碍了规划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规划执法查处难度大。从我市现状看,规划执法阻力大,特别是私人建房因分散隐蔽、建设量小,有些来不及查处已形成既定事实,加之查处违法建设程序复杂,周期长,即使通过法院强制执行,也难以执行到位。在城市中,“马路拉链”的现象随处可见,严重地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我国城市地下管网有给水、污水、雨水、弱电、供电、供热、供气等七种管线,这些管线所在单位的

4、经济状况、时间要求和管线技术标准各不相同,受城市发展条件限制,能同时规划、同步施工,而且管线所属单位按各口所需,分阶段、分路段挖路施工,使得城市道路经常“开膛破肚”,既影响城市整体形象,给市民生活带来极人不便,又浪费大量资金。城市大气、水资源污染指标均存在超标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城市工业发展速度快,建筑工地多,机动车迅速增加,使烟尘、灰尘和尾气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因素;合成洗涤剂广泛使用城市卫生设备的改善,使生活污水同工业废的特约,无力兴建污水处理设施。城市变得越來越没有自己的个性,到处是似曾相识的街道,“欧美风格”的小区,千篇一律的建筑比比皆是,火柴盒般的高在建筑密集,宛若“混凝

5、土森林”。领导热衷于眼前政绩,追求城市变大、变新、变洋,盲目对文脉之本、风貌特色的老城区进行成片改造,使一批批低矮破旧的房屋被拆除,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大广场、宽马路、豪华办公楼、欧化建筑席卷全国,使许多城市特色迅猛浑水消失。不结合本地人文、历史地理、景物等实际来制定规划,而是贪人求洋,舍近求远,搞大而全、高而空的规划,不结合自己经济实力、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因素搞规划,小城市模仿大城市,内陆城市模仿沿海城市,千城一面,功能设施配套不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许多城市火柴盒般的高大建筑密集,宛若“混凝土森林”。城市不断变大、变新、变洋,一批批低矮破旧的房屋被拆除,一幢幢

6、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大广场、宽马路、豪华办公楼、欧化建筑席卷全国,但一些中小城市不结合本地人文、历史地理、景物等实际来制定规划,而是贪大求洋,舍近求远,搞大而全、高而空的规划,不结合口己经济实力、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因素搞规划,小城市模仿大城市,内陆城市模仿沿海城市,重在外在建设,而功能设施却往往配套不全。形成现有“城市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儿点:1、规划滞后于建设。2、城市建设标准低,城市生态环境差。3、环境污染严重,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恶劣。4、城市规模盲目扩张,缺乏特色。城市病的治理措施1•树立规划权威,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⑴加大投入;⑵政府带头执行规划。2、统筹兼顾抓规划,立足长远

7、搞建设:⑴各级领导必须形成“统筹兼顾抓规划,立足长远搞建设”的共识;⑵规划一条道路或一个小区,要强调规划的前瞻性、预见性,各类管网要合理布局、科学布局,始终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原则组织施工;⑶政府要对地下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加以立法,管理部门依法加强管理。3•立足本地实际,实施增绿扩绿工程:⑴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口然资源,合理安排绿地布局,突岀园林绿化地方风格;⑵强化绿化监督管理,确保城市绿地面积不被侵占。4•加强污染治理,构建城市生态经济:⑴严格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