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937729
大小:6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5
《写作中的模仿与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写作中的模仿与创新刘连平摘要: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意识。随之,文艺界与时俱进,创新思维呼声一片,加之快餐文化的推波助浪,随意翻阅一篇评论,常可看到某某在某某方面有创新,绝口不提师承何人,取法何处,使人感到我们的文学家、艺术家都是无师自通的天才。仿佛“师承”“模仿”就是“抄袭”“剽窃”。对此,笔者认为,尽管时下文艺创新演义地如火如荼,但继承与模仿依然不可偏废,从事文学创作有必要掌握二者的精髓。关键词:文学写作;模仿传统;创新思维;构思方式模仿与创新是古今中外文学创作领域里不老的话题。模仿,不仅对初登文
2、学艺术殿堂者来说是启蒙,而且即便是文学巨匠光艳千载的经典著作,其中有些也曾经是在模仿中萌动。当然,文学创作起步于模仿,但并不终止于模仿,没有创新的模仿没有任何意义。那么,在文学创作中什么是师承与模仿?怎样进行师承与模仿?模仿与创新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如何在模仿中实现创新呢?对此相关问题,笔者进行了探究:模仿是写作的敲门砖1•模仿的界定何谓“模仿”?《辞海》“模仿”条里解释说:“从文学的角度看,人在掌握语言和各种技能的过程中,以及艺术学习的最初阶段,都要借助于模仿。自觉地效仿先进的榜样,作为进一
3、步发挥创造性的基础”。也就是说,“文学模仿”是由阅读通往创作的“桥梁”与“阶梯”,是打开创作之门的“敲门砖”。古往今来,名家效仿的名作不胜枚举:“曹操《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师承模仿的是司马相如《上林赋》:‘视之无端,察之无涯。日出东沼,月出西陂。’”;“王实甫《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dj自范仲淹《苏幕遮》:&Isquo;碧云天,黄叶地’;毛泽东‘我欲因之梦寥廓,
4、芙蓉国里尽朝晖’是模仿借鉴了李白的“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由此看来,“模仿”是以具体的文本为参照物,进行不完全的借鉴和复制,以此产生出来的新文本,在一定程度上与原文本相似,其实质是叫模仿者拿起笔来时,也从各方面接受规范语言的熏陶。然而,模仿在文学创作中具有怎样的作用呢?从文学与世界的联系来看,文学活动在中西方都形成了悠久的模仿传统:中国自先秦以来,汉代司马迁,南北朝刘勰,唐朝白居易,近代梁启超,直到现代的现实主义,都对此有不同程度和不同侧面的强调。而在西方,直到浪漫主义兴
5、起之后,客体,W‘自然’的模仿才受到挑战。尽管如此,在文学思想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别林斯基,也坚持和发展了这一理论。由此可见,文学模仿这一传统产生的历史之久远,意义之深远都是无可厚非的。综观整个文学史,模仿在文学创作中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2•模仿的方式模仿在文学创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模仿的方式有哪些?我们该怎样进行模仿呢?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对文本整体性模仿。所谓整体模仿,就是从表现手法、表现风格等方面的全面性的模仿。文学史上最突出的整体模仿
6、之一,便是文人墨客在文学创作中对民歌的模仿。譬如,屈原的《离骚》在形式上对南方楚地民歌的吸收和借鉴:《离骚》中采用了大量的口语方言入诗,其中用得最普遍的“兮”字,便是在当时民间诗歌,特别是楚地民歌中经常出现的口语,这一词语既增强了诗中咏叹的抒情气氛,又极人地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性和咅乐美;又如屈原的另一篇名作《九歌》:“《九歌》原是流传于江南处地的民间歌谣,屈原加以改订而保留下来。这部作品具有明显的表演性:《东皇太一》云:‘扬抢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安歌。灵偃蹇兮娇服,芳菲菲兮满
7、堂’就是对当吋歌、乐、舞同吋表演的记录。除《东皇太一》、《国荡》、《礼魂》之外,其余多采用代言体,用云中君、大司命、小司命、东君、湘君、湘夫人、河伯、山鬼等口吻来演唱,边歌边舞,明显带有歌、乐、舞三者合一的演出色彩。”其次,对文本布局的模仿。当代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一篇文章中,每一个意思或字句,就是一个兵,你在调用之前,需加一翻检阅,不能作战的需一律淘汰,只留下精锐,让他们各站各的岗位,各自发挥各自的效能。排定岗位就是摆阵势,在文章上叫&Isquo;布局’o合理的布局能
8、使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达到完美的统一。现当代文学史上,在布局模仿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典范之一,就是赵树理小说对民间曲艺艺术结构的模仿。赵树理吸取了我国古代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精华,从他的作品的结构艺术、描写手法、语言技巧等都可以看到这种迹象。在小说结构上,他继承我国古代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传统,注重故事情节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一般采取按情节顺序开展、层层递进的方法,安排小说结构。再次,对文本语言的模仿。优美的语言,精美的遣词用语可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这是不争的事实。文学创作中可以通过模仿别人的遣词用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