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933176
大小:99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4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限时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4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限时训练选题细目表考查知识点基础中档稍难古代中国的商业1、3、42、56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7、10、11、1298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2016·衡阳模拟)《周礼》记载:西周时期,国家对市场有一套管理制度,市场
2、设专职官吏——“司市”来进行管理,下面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维持秩序的“司虣”,管理度量衡的“质人”。西周的这套做法( )A.打破了工商食官局面B.强化政治等级制度C.促进国家管理制度化D.不利于工商业发展解析:材料中“市场设专职官吏——‘司市’、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维持秩序的‘司虣’,管理度量衡的‘质人’”体现出国家对市场管理的制度化,故C项正确。答案:C2.(2017·沧州联考)唐朝长安的东市和西市跟坊一样,四周皆有高大的围墙。宋敏求《长安志》
3、记载其规模大,每个市约占2个坊的面积,市内有4条大街,围墙四面各有2个门,城门定时开闭。这反映了当时( )A.市和坊交织在一起的现象B.市场具有封闭性的特征C.加强了对商人的户籍管理D.长安在世界居领先地位解析:材料“四周皆有高大的围墙”“城门定时开闭”反映了当时市场具有封闭性的特征,故B项正确;A、C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其规模大”不能说明长安在世界居领先地位,排除D项。答案:B3.(2016·日照模拟)如图是青海都兰县唐代吐蕃贵族墓葬中出土的纹锦。图案中,驾车出行的太阳神题材来自欧洲
4、,驾车的有翼神马源自希腊神话,联珠纹是波斯的特征,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太阳神的手印和坐姿是弥勒菩萨的形象,织入的汉字“吉”和织造技术来自中原。该文物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青海是当时欧亚经济文化中心B.中国丝织技术已传往世界各地C.丝
5、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D.欧亚各地区宗教文化不断融合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唐代中国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亚许多地区,同时唐代纹锦中的图案也反映出当时中国也在吸收欧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故C项正确。答案:C4.(2016·新乡二模)明中叶以后,地方官府所制定的集市日渐次频繁,间隔缩短。江南有许多乡村市集,也是超越了定期市的阶段,如苏州昆山市的半山桥市,“民居辐辏,朝夕为市”。这反映了当时江南( )A.商品经济日益繁荣B.抑商政策开始松动C.工商市镇日渐兴起D.生活观念发生转变解析:明中叶商品经济的
6、高度发展突破了集市贸易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江南地区出现大量的市镇交易正是其表现,故A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封建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故B项错误;市镇贸易的涌现是商品经济繁荣的外在表现,故C项错误;材料未提及生活观念,故D项错误。答案:A5.(2017·肇庆模拟)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称颂:“幸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衡游蓟北。”这反映当时( )A.形成了全国性的市场B.手工业获得长足发展C.对外贸易发达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解析:根据材料“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衡游蓟北”
7、,反映了明代境内交通南北东西畅通,商品交流无碍,国内市场统一,故A项正确;材料叙述的是明代的商业发展景象,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滇南……辽阳……岭徼……蓟北”,涉及的是对内贸易,故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C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指代手工工场内的
8、雇佣劳动关系,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A6.(2017·广州一模)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许多实用性读物,如《陶朱公致富奇书》《四民必用》《沈氏农书》《耕心农话》《杵臼经》《布经》等。这是因为( )A.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B.科学研究注重实用性C.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D.经世致用思想的盛行解析:科举并不考查致富、务农等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读物均是经商、手工、务农等方面的书籍,与科学研究关系不大。故B项错误。从“致富”“四民必用”“农书”“布经”等关键词可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