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929197
大小:423.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1-04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20讲从计划经济到市抄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师用书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第20讲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考点1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一、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1)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2)1978年5月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3)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内容(1)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政治路线: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
2、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3)经济路线: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意义(1)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2)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轻巧识记] 十一届三中全会二、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改革(1)内容①经济体制: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②管理体制:撤销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2)意义:克服了平均主义的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发展,促进了城市的改革。[易错提醒] 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几点误区(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
3、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而没有所有权。(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2.城市改革(1)开展:1984年以后全面展开;中心
4、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2)内容①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②所有制: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③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背景①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改革开放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改革进入关键时期。②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2)过程①提出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确立框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的基本框架。③完善理论: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④初步建立:到21世纪初,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①经济增长:年均9%的增长速度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②人民生活: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轻巧识记] 数字法归纳经济体制改革一个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个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三个关键点:小岗村突破、“南
6、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四个转变:从单一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公有制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平均分配到按劳分配;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国民经济平衡协调发展。NO.2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核心问题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史料一 1998年,江泽民在安徽农
7、村考察时指出:“改革从农村开始不是偶然,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和当时农村的困境决定的……当时①有二亿五千万人吃不饱肚子,吃饭问题成为最紧迫的大事,不改革已经没有出路了。”史料二 联产承包责任制采用了②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中共中央一号文件》(1983年)史料三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中国领导
8、阶层开始了“生产责任制”的③某些尝试……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