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考点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课件 岳麓版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考点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课件 岳麓版

ID:30920642

大小:16.13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9-01-04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考点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课件 岳麓版_第1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考点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课件 岳麓版_第2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考点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课件 岳麓版_第3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考点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课件 岳麓版_第4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考点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课件 岳麓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考点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课件 岳麓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九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单元知识主线单元主题:本单元主要讲述新中国成立后对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主要分两个时期。1978年前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发展;1978年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渐形成,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主要表现:(1)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五”计划的完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初步基础。三大改造的完成,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经济建设发展遭到严重挫折

2、。(2)经济体制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制为主要形式的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创办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第一步。以经济特区为突破口,开放沿海地区,再到内地。由点到面,由沿海到内地,我国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考点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主干知识整合考纲考情分析要点史料探究高考教材连线考点即时演练考纲考情

3、分析考题角度备考分析最新考纲考题角度备考分析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1)2016·全国Ⅱ卷,31:“一五”计划(2)2015·全国Ⅰ卷,31:“一五”计划(工业化)(3)2015·全国Ⅱ卷,31: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发展战略(4)2015·海南卷,24:“大跃进”中大办工矿企业(5)2014·全国Ⅰ卷,31:“一五”计划期间的粮食计划供应制度(6)2014·全国Ⅱ卷,31:计划经济体制(7)2014·海南卷,24:计划经济体制随着工业化建设的进行而建立(8)2013·海南卷,23

4、:“一五”计划工业布局1.高频考点:本考点主要考查“一五”计划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备考策略:(1)新中国建立到“一五”计划完成是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时期,对于本阶段的学习需要注意两点,第一、从生产力的角度,掌握这一时期中国现代化(工业化)的成就。第二、从国家经济体制的角度,认识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背景、特点和影响。(2)“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注意农村经济政策的调整及从唯物史观看“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分析生产力要与生产关系相适宜。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5、3)认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整个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地位和影响。(4)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教材放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考生需要能够分析“中国特色”形成的原因,理解“走自己路”的科学性。(5)中国当代的对外开放实际上是经济全球化在中国的表现,考生需要将中国的对外开放与经济全球化联系起来,认识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大潮的重要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1)2016·全国Ⅲ卷,3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2)2015·海南卷,23:基层的探索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3)2013·全国Ⅰ卷,35:中国20世纪

6、80年代改革与苏俄新经济政策比较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2016·海南卷,25:设立经济特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2012·全国卷,33: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建设(1992年下海潮)主干知识整合整合知识夯实基础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背景(1)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2)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为中国提供了借鉴。2.“一五”计划(1)任务①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②有步骤地

7、促进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成就:到1957年底,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抓主干重工业工业体系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目的:为了适应国家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2)概况①农业:1953年,全国各地普遍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全国掀起了兴办高级农业合作社的高潮。②手工业:1953年,中共中央决定推进手工业合作社运动,开始从供销方面入手,后来改变为一次性合作化的办法。③资本主义工商业: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运用加工订货

8、、统购包销和经销代销等形式,将其纳入轨道;1953年底,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1956年,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3)实质: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4)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工业化国家资本主义计划经济二、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1.成就(1)中共“八大”: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提出了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的主要任务;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