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上幼时记趣学案(2)

苏教版语文七上幼时记趣学案(2)

ID:30918217

大小:5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4

苏教版语文七上幼时记趣学案(2)_第1页
苏教版语文七上幼时记趣学案(2)_第2页
苏教版语文七上幼时记趣学案(2)_第3页
苏教版语文七上幼时记趣学案(2)_第4页
苏教版语文七上幼时记趣学案(2)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七上幼时记趣学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幼时记趣》学案提纲挈领整体感知点拨三点1.明确重点:体悟重点语句含义,疏通全文内容。2.巧识难点:领悟“物外之趣”的产生。3.认知考点:感悟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及效果。资源宝库日积月累自主预习1.跨越障碍(1)读准字音记一记①读一读写一写唳(li)②课内补充注音余(yd)童稚(zhi)秋毫(hao)项(xidng)强通"僵"(jiang)素帐(stizhang)徐(x藐小(mido)纹理(wOnli)拟作(ni)怡然自得(yiran)观(gudn)。丛杂(c(5ngza)土砾(11)壑(he)呀然(yd)鞭(bian)驱(qii)(2)语境释义解一解①读一读写一写秋亳

2、:亦作〃秋豪"。鸟类到了秋天,熏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物外: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项:颈,脖颈。强:通“僵”,僵硬的意思。素帐:未染色的帐子。徐:慢慢地。唳:鸟鸣。②课内补充注释余:yd我。童稚:童年,也指儿童。藐小:微小。纹理:物体上的条纹。私:私口。拟作:把……比作。观:看,察看。果如:果然象。丛杂:繁多而杂乱。土砾:小土块,小碎石。壑:坑谷,深沟。盖:连词,承上文说明原由,表示原因。方:止在,止当。呀然:张口貌;张开貌,表惊异。鞭:用鞭子抽打。驱:赶走。(3)掌握成语①文本固有明察秋毫: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

3、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怡然自得: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列子•黄帝》:“黄帝既寤,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庞然,高大的样子。指高大笨一重的东西。现也用来形容表面上很强大但实际上很虚弱的事物。唐•柳宗元《黔之驴》:“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②文本引发果如其言:果然象他说的那样。指事情的变化和预想的一样。《抱朴子•至理》:“坐吕后逼蹴,从求安太子之计,良不得已,为画四皓之策。果如其言,吕后德之,而逼令强食之,故令其道不成耳。”

4、③系列接龙明察秋亳毫末之利利欲熏心心直口快快马加鞭鞭长莫及及时行乐乐以忘忧1.背景链接(1)作家作品沈复,生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卒年不详。字三白,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工诗画、散文。至今未发现有关他生平的文字记载。据《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与妻陈芸感情甚笃,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多年,历尽坎坷。妻死后,他去四川充任幕僚。此后情况不明。《浮生六记》共六卷,每卷皆冇小题。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据考证,最后两卷系伪作,文字亦不如前。(2)写作背景此文

5、体裁是散文,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浮生六记》是一部自传体散文,书为六卷,今存《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四卷,卷五《中山记历》、卷六《养牛记道》已逸。作者在《浮牛.六记》屮记叙了夫妻间平凡的家居牛.活和各地浪游的见闻,记叙了自己大半生的经历,欢愉处与愁苦处两相对照,真切感人,从屮可以看出当时的一些世态人情,旧礼教对人们的束缚,以及主人公的坎坷遭遇。文词朴素,情感真挚,前人曾有“幽芳凄艳,读之心醉”的评语,文学气氛颇浓。由于时代的局限,书中也存在一些不健康的情趣,情调低沉,略略感伤。“闲情记趣”一章,主要记作者长大启对花木的喜爱和婚后跟妻

6、子一同美化居室及周围环境的琐事;记童年趣事的只有开头一小段,因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描写儿童观物的心理过程上颇具特色。2.主旨挖掘(1)题目解说本文生动地描述了儿童时代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的趣事,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2)文章主旨本文作者追忆了自己的童年生活,记叙了小时候的几件趣事,以及作者从中感到奥妙无穷的乐趣。反映了儿童丰富的想像力和天真烂漫的情趣,把蚊虫想像成白鹤,把丛草看作树木,把碎石土坑视为丘壑,观赏虫子斗一架,把虾蟆驱之别院。这一切都充满了童趣。表现出儿童的神奇美妙的内心世界。本文主要表现了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3.写法借鉴(1)联想和想彖的

7、功效一种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过想像和联想,会变得美丽而又奇特,从中可以获得许多“物外之趣”。年幼的作者由群蚊乱飞想到“群鹤舞于空中”,这是所谓类似联想;再想到“鹤唳云端”,则是接近联想。这后一种联想又使他产生了模仿的总愿,于是“留蚊于素帐中,使之冲烟而飞鸣”,再经过凝神细观,“果如鹤唳云端”,这是年幼作者的错觉,但又是他所追求的口标,这是一个很好的画面,很值得玩味。(2)“物外Z趣”的妙用作者用“物外之趣”一语来统摄文中事件,意在说明他幼年时已有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思路清晰,主旨鲜明。阅读理解妙用教材合作探究1.课内阅读模拟中考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