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905854
大小:7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4
《高三上教学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三上学期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做好学牛的复习计划以及学习计划,所以高三语文教学计划的重点也应该在这两个地方。下面是关于高三语文教学工作计划。高考语文主要测试五个方面的能力: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高考语文考试内容为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五个方面。一、一轮复习计划1•指导思想:紧扣“考纲”,研究考题,把握方向,讲练结合,培养能力。2.操作方法:采用切大块分小块复习的方法。语言知识及运用:对这部分知识的讲授要本着简明、实用、高效的原则,要结合实例讲解。耍根据“考纲”内容要求,将每点内容分解为若干测试点,将每个测试点配上5个左右的
2、题目,强化训练,直到过关为止。语文基础既是技艺之学,也是积累之学,是检测学生真正语文水平的根木,所以这一知识板块的复习,必须重在挖掘以往知识库存并伴随着持续的大量的课外积累即“功夫在课外”的工作,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阅读理解:包括现代文阅读理解、古诗文阅读理解。复习本部分内容,重点是选好例题与习题,最好是以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为例题与练习题,紧扣“考纲”考点要求,讲练悟结合。讲,要讲出思路,讲出方法,讲出规律;练,耍练岀能力,练出信心,练出水平;悟,即让学生在自己练、教师讲的基础上,结合考点内容要求及例题,及时消化总结,真正转化为自已的能力。3.复习要求:语言知识及运用部分要特别加强应用能
3、力、理解能力等训练。阅读理解部分要想方设法调动起学生的自信心,克服为难发愁思想。写作部分要加强规范化训练,重视语言训练,追求个性。二、今年语文复习应考可注意这么儿点(1)全面复习,夯实基础能力。高考以能力立意作为命题的原则,对我们的总复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更科学、更有序地训练学牛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和鉴赏能力。而不能摆花架子或寻求一蹴而就的捷径。(1)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要练之有“法”,除了有训练量的保证外,更重要的是加强题型研究,给学生提供规律性的解题钥匙。⑶重视“语用”训练。语言情景题(改病句,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句式的变换、仿写、选择,语句扩展,
4、语段压缩等等)要有专题突破的措施,总结规律,强化技巧,落实操作性训练的“序”和“量”。⑷作文训练要到位。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多种形式和内容要顾及到。注意以下儿点:①注意训练审题能力。即使是如近年的开放式作文,审题不当也很难写出内容深透的好文章;②关注生活,关注优秀文化传统,关心社会,丰富学生的思想,提高其认识能力;③重视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在写好规矩文的基础上,鼓励创新,加强创新思维训练;④加强思想修养,进行思想感情训练;⑤注重表达,强化情文并茂的针对性训练。三、如何提高复习效率1、强调精讲,变抢时间为比效率。2、强调精选,变多练习为巧练。3、强调学法,变学会为会学。4、学习高
5、考试卷、试题首先,要系统地、动态地学习试卷、试题,即将近年来的试卷、试题看作一个整体,有比较、有分析地加以研究。再次,研究试卷、试题,旨在为我所用。在使用试卷中,我们提倡多种方式:拆开法:即随着教学或复习的进程,将试题化整为零,每一阶段”只取一瓢”。事实证明,此方法效果明显,它结合学习和复习的内容,并且是”高考考过”,格外引起重视。微变法:即根据试题的材料,将原来的试题加以变化,如将新闻记者的素材进行分段,了解结构;抓住重点语句,归纳中心;对语言、表达方面的分析……还可将选择题变为简答题,如文学鉴赏改为从某一角度加以评析;语病诊断的选择题变为修改病句题……四、有效地使用课本1・抓准训练
6、点,淡化”基本篇”。抓住每课、每单元的训练点,集中训练某一方面,其余大胆舍弃。2.力主自学。高考试题的作答,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对自学水平的检查-阅读一篇材料时,再没有老师讲解,靠的是自学、自求、自得,然后交岀答卷,以供评定。五、有效地使用练习1•语言知识与能力宜分散。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是语文学科训练的重点,也是考试的重点。以往的训练有两个偏差:一是过于追求系统化,抠名词术语;二是集中一段时间反复训练。此类的训练宜长流水、不断线,既可防止枯燥乏味,又有利于在反复的训练屮加强语言的感悟能力,有利于迁移。2•重视分类训练,少搞综合训练。3.练习应注意分析以下儿个方面:(1)试题的测试冃
7、标,即本题考的是什么,必须与《考试说明》紧相挂钩。(2)立意与命题的角度,即通过什么,或从什么角度来考查的。例如,通过给文章选择题目,考查对说明对象特征的准确认识及作者的感情倾向;通过关联词的选择,理解句间的关系;通过语句的转换,考查对文意的理解。(3)干扰项是如何干扰的。干扰项的作用是”诱答”,特点是似是而非,”似是“的情况又不尽相同。有的涵盖过大,有的函盖不全,有的局部偷换,有的单独看来是正确的判断,但文中未及,有的是文中谈此,而题中言彼,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