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896242
大小:19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4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单元综合测评学案 岳麓版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单元综合测评(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邯郸高一检测)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导学号:72040038】A.精耕细作B.铁犁牛耕C.封建土地私有制D.自然经济【解析】 铁犁牛耕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先进的生产力,是小农经济形成的最重要的条件,B项正确。精耕细作是小农经济的特点,不是形成的条件,A项错误
2、;封建土地私有制不是小农经济形成的最重要的推动条件,C项错误;小农经济属于自然经济的范畴,D项错误。【答案】 B2.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程。”从中可知,我国古代大规模兴修水利应始于( )A.夏商时期B.战国、秦汉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解析】 战国时期,中国水利事业已经得到较大发展,秦汉时期水利工程发展比较好。【答案】 B3.(2016·北京西城区高一检测)右图是2010年中国邮政发行的一枚邮票。它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 )A.男耕女织B.
3、精耕细作C.集体劳作D.粗放经营【解析】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男耕女织,邮票上部分是男人驱牛耕田,下部分是女人织布,故A项正确。图片与精耕细作无关,故B项错误;图片只有两个人,不是集体,故C项错误;图片与粗放经营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 A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4.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
4、这种变化所反映的实质是( )【导学号:72040039】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力提高C.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得到承认D.生产关系的变革【解析】 西周的“田里不鬻”是指井田制下,不允许土地买卖;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是指允许土地买卖,即实现土地私有制出现。这种变化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变革,故选D项。【答案】 D5.明朝中期,山西大同等处,“膏腴土田……悉为豪强占种”。这反映了当时( )A.农业耕作技术提高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自然经济解体D.土地兼并现象严重【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悉为豪强占种”可知,伴随着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答案】
5、 D6.下列材料中,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是( )【导学号:72040040】A.“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B.“扬一益二”(扬州商业繁华居天下第一,益州则居天下第二)C.“苏湖熟,天下足”D.“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解析】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使南方经济对整个国家的影响加大,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A项说明的仅是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影响仅及数郡,B项仅是商业的发展情况,D项是手工业发展情况,都不能充分说明江南经济在全国的地位的,均可排除。【答案】 C7.马克思曾说,在珍妮纺纱机发明之前,“要想找出一个能够同时纺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比找出
6、一个双头人容易”。中国能改变马克思这一断言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北宋B.元朝C.明朝D.清朝【解析】 元朝黄道婆发明脚踏三锭纺车,能同时纺三根纱线。【答案】 B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8.(2016·扬州高一检测)《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导学号:
7、72040041】A.手工业被官府垄断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C.重农抑商政策没被完全执行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解析】 西周“工商食官”政策下,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A项正确。B、C、D三项与西周的史实不符,均可排除。【答案】 A9.“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而代之以“朝奉”。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被称为“老板”,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徽商的谦虚B.明清政府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C.徽商的虚伪D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