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氮磷钾肥利用率试验方案

水稻氮磷钾肥利用率试验方案

ID:30894837

大小:121.2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3

水稻氮磷钾肥利用率试验方案_第1页
水稻氮磷钾肥利用率试验方案_第2页
水稻氮磷钾肥利用率试验方案_第3页
水稻氮磷钾肥利用率试验方案_第4页
水稻氮磷钾肥利用率试验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稻氮磷钾肥利用率试验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水稻氮磷钾肥利用率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通过试验,摸清我县常规施肥下水稻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现状和测土配方施肥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的效果。二'试验处理(一》处理每个试验设8个处理,包括常规施肥、常规施肥无氮、常规施肥无磷、常规施肥无钾、配方施肥、配方施肥无氮、配方施肥无磷、配方施肥无钾。(二》小区排列试验采用大区无重复设计,具体办法是选择1个代表当地土壤肥力水平的农户地块,先分成常规施肥和配方施肥2个大区(每个大区不少于1亩)。在2个大区中,除相应设置常规施肥和配方施肥小区外要划定30I!?小区设置无氮、无磷和无钾小区(小区间要有明显的边界分隔),除施肥外

2、,各小区其他田间管理措施相同。各处理布置如下图(小区随机排列):农户地块常规施肥大区测土配方施肥大区(三)样品采集1.土壤样品:播种前取0〜20cm混合土样,每个试验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采集一个混合样即可,同时填写采样标签。2.植株样品:收获前请按照附件中“技术规范”的技术要求进行相应作物的样品采集和处理。(四》观测记载试验期间,记载播种期、出苗期、成熟期等生育期,同时,填写田间管理登记表。(五》考种和测产请按照附件中“技术规范”的技术要求进行相应作物的考种和测产。(六)分析测试1•土壤分析项目:播前有机质、无机氮、有效磷、有效钾。2.植株、籽粒分析项目:氮、

3、磷、钾。注意及时分析测试植株和籽粒养分,以免因霉变等影响测试结果。三、试验实施试验地点:安排1个试验点,分布在东双沟。试验点要选择在中等土壤肥力水平的地块。供试作物品种:南粳9108o试验前,应精心整地,做到整地方向与小区的长边垂直,使每一重复内各小区的整地质量一致。整地后按试验地面积大小和形状进行试验小区划定,并及时用塑料扣板筑境隔离,防止窜水窜肥。试验小区周边设保护行。原则上保护行离田边至少要有2米。小区中的无肥区设置尽量安排在上水口。试验小区设置后,插上标牌(重复号和小区号及处理名称或代号),直到收获。配方施肥处理的施肥量N、P2O5、K2O分别为20、4、

4、6kg,试验的氮磷钾肥料品种统一:氮肥为尿素(含N46%);磷肥为过磷酸钙(含P2O5II.5%);钾肥为氯化钾(含&052%)。试验过程中,原则上不施用有机肥。磷钾肥一次性基施。氮肥运筹。基藥肥:穗肥为5:5,其中基肥:藥肥为6:4,促花肥:保花肥=7:3。促花肥在倒四叶期使用,保花肥在倒二叶期使用。常规施肥处理的施肥量要用上年度种植该作物品种的农户常规施肥的施肥调查数据的平均值确定,不能由做试验地块的农户自己决定。四、肥料利用率的计算(以氮为例)(-)常规施肥下氮肥利用率的计算1.每形成100kg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的计算:首先分别计算各个试验地点的常规施肥和常

5、规无氮区的每形成100kg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计算公式如下:每形成100kg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二(籽粒产量X籽粒养分含量+茎叶产量X茎叶养分含量)/籽粒产量XIOOo然后,将本地该品种所有试验测试结果汇总,计算出该品种的平均值。2.常规施肥下氮肥利用率的计算:常规施肥区作物吸氮总量二常规施肥区产量X施氮下形成100公斤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100无氮区作物吸氮总量二无氮区产量X无氮下形成100公斤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100氮肥利用率二(常规施肥区作物吸氮总量〜无氮区作物吸氮总量)/所施肥料中氮素的总量X100%(二》测土配方施肥下氮肥利用率的计算1.每形成100kg

6、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的计算:首先分别计算各个试验地点的测土配方施肥和无氮区的每形成100炖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计算公式如下:每形成100kg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二(籽粒产量X籽粒养分含量+茎叶产量X茎叶养分含量)/籽粒产量。然后,将本地该品种所有结果汇总,计算出该品种的平均值。2.测土配方施肥下氮肥利用率的计算:测土配方施肥区作物吸氮总量二测土配方施肥区产量X施氮下形成100公斤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100无氮区作物吸氮总量二无氮区产量X无氮下形成100公斤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100氮肥利用率二(测土配方施肥区作物吸氮总量-无氮区作物吸氮总量)/所施肥料中氮素的总量X1

7、00%(三)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效果利用上面结果,用测土配方施肥的利用率减去常规施肥的利用率即可计算出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