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893486
大小:84.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1-04
《张龑:没有社会的社会契约——从商讨理论对卢梭公意学说的批判性重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张變:没冇社会的社会契约一一从商讨理论对卢梭公意学说的批判性重建(博讯北京时间2013年1月05日来稿)作者:张龔一、引言思想史上,卢梭可谓是现代以來首位明确提岀人民主权理念,将全体意义上的人民视为主权者的学者。在《社会契约论》中,他严格区分了“公意(公共意志)”与“众意(众人意志)”,此外还多次使用“个别意志”。在这三种意志当中,卢梭以其天才的洞见指出,公意乃是人民意志,而个别意志和众意则无法成为政治法的基础。此种区分,揭开了长久以来遮蔽在政治统治机体上的面纱,寻找和实现“公意”,才是每个政治体的核心任务。然而,此种区分却引发了后人对卢梭政治思想继受时的重大因惑:一方面,卢梭以一
2、个笃定的自由主义理论家形象出现,另一方面,他似乎乂是一个崇尚绝对极权国家的思想家。就前者來说,正如康德颇为形象的比喻,牛顿发现了物理世界的万有引力,卢梭可谓是政治世界中的牛顿,人类的真实本质就在于伦理自治,自由Z于人民犹如万冇引力Z于物质。[1]就后者而言,卢梭所描绘的美徳共和国似乎是一个为了追求绝对主权与公意可牺牲一切的极权主义国家。在我国对卢梭政治思想的研究史上,后者长期成为判定卢梭反自由立场的主流观点。L2J一些学者结合20世纪西方卢梭研究的转向,对反自由的卢梭观提出批判。[3]而晚年卢梭在重申自己作品时,坚持认为,在其所有著作屮都有“一人原则”显而易见。然而,在当代商谈哲学
3、看来,无论作者或辩护者提出何种主张,该主张能否被证立才是关键。由此,每个卢梭辩护者都得面临一个基本问题,他是否成功的化解了个体口由少公意Z间的紧张关系。事实上,引发这种紧张关系的原因很多,但关键性问题还在于卢梭的公意概念及其可贯彻性。这一公意实质上是延续至今的“人民主权”观中“人民”的意志,康徳在将卢梭法语的公意(volontQgenerale)转换成徳语时所选用的正是“普遍先天的联合意志”。[4]回到《社会契约论》,卢梭曾以两种不同的方式观察此种人民意志,一种是历史哲学的,一种是政治哲学的方式。卢梭明确指出,人民主权和公意的绝对性具冇一种历史、社会或文化的相对性。[5]人民主权和
4、公意的实现,也就是在一个共同体屮人民白我立法的能力,受一•系列历史、社会或者文化条件的约束。可惜,卢梭没有将此种相对化直接拓展到对人民主权与公意在政治哲学上的观察。在政治哲学的理论逻辑中,卢梭的公意对应的是绝对」E确的主权意志,而且这种绝対性使得公意同吋成为实证法的立法者,这一立法职能“不在共和国的组织之内,是-•种独特而超然的职能”,“编订法律的人没有也不应该有任何的立法权利,而人民本身即使是愿意也决不能剥夺自己这种不可转移的权利。”[6]由此,公意为统治合法性提供一个坚实基础的同吋,也遗留下非常大的疑问,从公意自身可否必然总接推出实定法规范,这一问题实际上是前述困惑的深入表述,
5、因为隐藏在这一卢梭问题背后的是一种认识论上的断裂。话说回来,若是此种知识断裂仅限于一种学理构造上的不足,无甚实践表现确实尚不足深虑,问题在于,公意与众意之断裂不仅使得卢梭无法证立其思想体系的融贯性,亦使得公意本身的神圣性沦为实践政治上的专断性。更有启发意义的是,这一认知断裂同样存在于我国影响至今的“民意”观中,对卢梭问题的分析,亦有助于将我国的“民意”纳入实践中应有的认知层面当中。故下文的考察总体分为三部分。首先梳理卢梭的人民概念与公意理论;具次分析众意所内涵的相对性与客观性,在借助商谈秤洋的三重正确性对公意的内在结构加以透视Z后,旨在表明,卢梭的公意乃是柏拉图“理念”的延续,而他
6、的“社会契约”合意并非现实社会的产物,而是现实社会的理想前提,卢梭所忽略的众意中内涵着一个“市民社会”的维度;最后,通过这一分析框架尝试对我国的“民意观”加以批评与重构。二、人民、人民意志与公意在卢梭的作品中,“人民”一词并未统一使用。总体上,在《社会契约论》屮,卢梭至少从三种不同的意义上使用人民一词。人民首先被认为是一个“公共人格”,主权意志的享有者。“这一由全体个人结合所形成的公共人格,以前称为城邦,现在则称为共和国或政治体;当它是被动时,它的成员称它为国家;当它是主动时,它的成员称它为主权者;……至于结合者,他们集体地就称为人民。”[7]其次,人民也被视为合作社型社会中全体成
7、员的一部分,在一个国家中,他们通常表现为积极公民或臣民。[8]笫三,人民也在民族的意义上来被使用。[9]不难发现,虽然都用了“人民”这一表述,但三种涵义之间区别明显。第一种和第二种含义的区别是整体与部分的内部区别,而第一和第三种含义的区别则在于他们的外部界限。每个民族都有着外部的统治界限和历史、社会及文化的相对性。但人民作为统治意志的承载者与公共人格却并非如此。在卢梭的界定框架内,“人民”沿袭了国家哲学的绝对原则(princepsabsolutus)的传统,[10]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