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讲义:高考第大题考点分析文章内容含解析高考语文考点

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讲义:高考第大题考点分析文章内容含解析高考语文考点

ID:30883897

大小:17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3

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讲义:高考第大题考点分析文章内容含解析高考语文考点_第1页
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讲义:高考第大题考点分析文章内容含解析高考语文考点_第2页
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讲义:高考第大题考点分析文章内容含解析高考语文考点_第3页
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讲义:高考第大题考点分析文章内容含解析高考语文考点_第4页
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讲义:高考第大题考点分析文章内容含解析高考语文考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讲义:高考第大题考点分析文章内容含解析高考语文考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点二 分析文章内容 (2016·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阅读文本见考点一例1),完成后面的问题。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汝霖早年虽博览群书,但在科举方面并不顺利,直至他父亲去世都没有考取功名。B.邓文洁公听信别人的传言,认为张汝霖已难以造就,后通过当面测试才改变了看法。C.张汝霖参加科考时差点因老教谕的昏聩而名落孙山,幸赖主考官的慧眼才榜上有名。D.黄贞父断案时遇到难题,无法解决,张汝霖下笔千言,精准断案,黄称赞他为奇才。考生答案误区诊断学生甲BB项

2、对应原文信息是“文洁对大父邑邑不乐,盖文洁中忌者言,言大父近开酒肆,不事文墨久矣,故见大父辄欷歔”。该选项命题人运用“变”的手段,变成了“认为张汝霖已难以造就”来设置干扰项。其实,从邓文洁对大父“邑邑不乐”“欷歔”及下文“汝则已矣”可推知“邓文洁公认为张汝霖已难以造就”与原文一致。(短板一:不了解命题人通过“变”的手段学生乙CC项对应原文信息是“入闱,……《易经》以大父拟元,龚三益次之,其余悉置高等”,该选项命题人对原文这一关键细节“添”加了“昏聩”“慧眼”等评价词来迷惑考生。其实,评价老教谕昏聩

3、、主考官慧眼是符合原文内容的。(短板二:不了解命题人通过“添”的手段本题从曲解文意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D项,涉及的内容在文中第三段。文中说“贞父黄先生善谑弄”“巡方下疑狱,令五县会鞫之。贞父语同寅曰:‘爰书例应属我,我勿受,诸君亦勿受,吾将以困张广昌’”。原文中黄贞父不是断案时遇到难题,而是故意为难张汝霖,但张汝霖下笔千言,精准断案,黄才称赞他为奇才。仔细比对,识破6大陷阱1.比对时间:命题者常把事情发生的时间故意颠倒、搞错。考生作答时,要了解以时间、地点叙写的文言材料的顺序特点,要

4、善于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注意敏感的时间顺序,识破“时间错误”的陷阱。2.比对地点:比对选项中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地点与原文是否一致,识破命题者所设“地点错误”的陷阱。3.比对人物:辨析时应抓住“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等信息,尤其要看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识破命题者所设“张冠李戴”的陷阱。4.比对关键细节:命题者常会对原文关键细节(关键词语)故意改变说法以迷惑考生。这种方式正成为设题的主要陷阱。因为变化极其细微,故要认真、细心比对,识破命题者所设“曲解文意”的陷阱。5.比对

5、添加内容:命题者故意添加一些貌似合理的内容“制造”出错误选项来。辨析时应将原材料中未涉及的内容与原文仔细比对,从而识破“无中生有”(或于文无据)的陷阱。6.比对因果关系:这类干扰项往往把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硬说成是因果关系,或者颠倒了“因”和“果”两者之间的关系。辨析时要注意选项中“因此”“以致”等表因果的词语。在遇到涉及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与原文中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仔细分析因果关系是否恰当,从而识破“强加因果”(或因果颠倒)的陷阱。[专项练]一、判断下列选项的正误并作分析。1.(2016·全

6、国乙卷·6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原文信息】 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比对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 “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不正确,原文的相关表述为“使谕以指意”,意思为“朝廷派人前去向赵滋传达皇上的旨意”。2.(2016·全国甲卷·6D)陈登云关心百姓,奏请救助灾区。在他巡视河南期间,当地年成歉收,百姓相食,他向朝廷呈告灾情,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  )【原文信息】 出按河南。岁大饥,人相食。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帝立遣寺丞锺化民赍帑币振之。【比对结论】 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 原文是“大饥”不是歉收;皇帝让锺化民带着钱粮去分发,而不是去“筹措”。3.(2016·全国丙卷·6C)傅珪守正不阿,反遭诬蔑报复。每遇大事,他都能坚持己见,不肯随意改易,因而触怒许多人;后因得罪权贵被迫退休,虽有言官请留,他仍坚持离职。【原文信息】 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