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877172
大小:59.0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4
《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交通电工电子学课程改革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CDIOI程教育模式的交通电工电子学课程改革探索摘要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引入高校交通类电工电子学课程,提岀优化课程体系、构建跨专业教师合作教学、依托企业实践平台、建立体验式学习环境等七大措施,将“构思—设计—实施—操作”融入教学中,以项目实施为依托,弥补高校工程教育的缺失。关键词CDIO;交通电工电子学课程;课程改革屮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2-0109-03CDIO工程教育是一种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
2、习工程的教育模式[1]。其中,CDIO四个字母分别表示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即构思一设计一实施一操作,这是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成果。近年来,高校着力于将工科专业学生培养为“具有理论的同时,也具有实践意识、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CDIO工程教育以综合的培养方式夯实学生的工程基础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个人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从而弥补高校工程教育的缺失。1交通类电工电子学课程改革的紧迫性近年来,各高校交通类专业均开设了交通电工电子学课程。该课程内容涉及电路、数模电子技术
3、、信号与系统、电气控制技术、电机控制技术以及高数等诸多学科门类。课程特点集中体现为知识的密集性、内容的衔接性、系统设计的复杂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是一门融合了多学科的综合性课程。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重视知识学习而轻视开拓创新;一味强调个人学术能力,忽视团队沟通协作能力;等等。同时,传统的理论教学和枯燥的教学内容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因此,探索更加灵活、更加科学的教育模式显得尤为重要。2交通类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所面临的困境高考政策的改变引发的知识断层不停改革的高考政策,加上高校的大类招生,在一定
4、程度上引发了交通电工电子学课程知识上的断层,因为在高考化学和物理两门自选科冃屮,一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化学,物理的学习只是一带而过。而近年高校很多专业又实行大类招牛,部分工科专业在录取时没有明确规定自选科目,导致同一批专业中的学生基础知识相差悬殊。同时,交通电工电子学内容多、课时紧,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不仅补充高中物理知识,还要兼顾整体授课效果,无疑增加了教师授课的难度。课程体系模糊目前很多高校将面向交通类方向的交通电工电子学与面向一般电类专业的电工电子学混为一谈,在知识架构上没有任何区分和侧重,不能做到有的放矢、目标明确。事实上,
5、带有单片机或嵌入式系统的智能化、网络化的电子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交通设备系统中。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交通设备的变革,蓝牙技术又为智能交通设备的通信提供了新的方式,所有这一切新技术都为现代交通设备与控制注入新的活力。?类专业对于单片机技术、嵌入式系统、微电子技术等知识将在后续课程中进行系统学习,而交通类专业则没有类似的支撑课程,二者的学习目标、深度及应用均存在很大差异。若采用统一的内容和模式进行教学,无疑会造成交通电工电子学屮系统知识的缺失,课程体系较为模糊。如何将交通类电工电子学区别于常规开设的电工电子学课程
6、,以交通行业为冃标对象,广泛地应用于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领域?这就耍求必须进行教学思路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工程实践平台匮乏交通电工电子学知识点繁多,乂与实际应用结合得十分紧密,更有大量的应用前沿知识有待于介绍,传统的讲授只能照本宣科,即使有了多媒体教学的辅助,若缺乏应用实践的支撑,仍很难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由于知识的传递存在单向性和衰减效应,传统的方式很难充分调动学牛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虽然现在增加了一些课内实验,但课内实验主要是验证性的,多年不变,设计性实验寥寥无几。有些高校即便意识到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但由于课时紧、开发性实
7、验平台缺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设计性实验仍停留在表层。对于工科学生來说,知识教授过于偏向理论,工程实例资源缺少动态演示,尤其是缺乏合适的工程实践平台,无法真正体验和实践,将严重影响工科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考核方式单一目前采用的课程考核方式仍然以传统的“作业+实验+考试”按照“15%+15%+70%”的权重來确定,并没有构思+设计的过程,不能全面反馈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掌握情况,也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学牛往往把重心放在权重最高的期末考试上,通过突击来取得成绩。课程的教学考核方法呆板单一,无法真正考
8、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缺失高校的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承,最关键的是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其中,沟通协作能力的培养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屮Z重。团队合作的效率也许没有一个人高,但它的效果却可能远大于一个人所能取得的最大值。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以个人为单位,即便是为了增强实践能力的实验环节,一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