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教师用书:专题八古代诗歌阅读含分类汇编解析

8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教师用书:专题八古代诗歌阅读含分类汇编解析

ID:30872789

大小:2.04 MB

页数:120页

时间:2019-01-03

8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教师用书:专题八古代诗歌阅读含分类汇编解析_第1页
8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教师用书:专题八古代诗歌阅读含分类汇编解析_第2页
8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教师用书:专题八古代诗歌阅读含分类汇编解析_第3页
8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教师用书:专题八古代诗歌阅读含分类汇编解析_第4页
8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教师用书:专题八古代诗歌阅读含分类汇编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8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教师用书:专题八古代诗歌阅读含分类汇编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入门(一) 熟悉变化了的高考新题型(明考法)一、命题形式方面为顺应全国卷文本材料(文学类、实用类均为必考)增多、题量增多,但考试用时不变、分值不变的实际情况,以及真正落实“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考纲要求,古诗歌阅读这一考生的难点题型将有所改变,其主要变化就是由两道主观题变为“一道5选2选择题+一道主观题”的命题形式。同时,比较鉴赏仍是一个重要的命题选项,应引起考生足够重视。二、选材范围方面选材上,全国卷将会遵循在以往只考唐宋诗歌的选材特点的大方向下,拓宽选材范围,其他朝代(如元、明、清等)的诗歌有望进入命题视野。三、考点题型方面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4大考点保持稳定。具体到题型上,仍以表达技巧分析题和情感分析题为主,但随着“5选2综合性选择题”的介入,题型和考点覆盖面将大幅拓宽,呈现出多题型、多考点的命题新态势。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塞路初晴雍 陶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行子①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注] ①行子:出行的人。(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晚虹”,亦即傍晚的彩虹,是作者在草原上行进时,最先映入眼帘的景物。B.“塞天昏”的“昏”字,表明时间是

3、黄昏时分,首联组成了一幅壮阔的图景,是从远处落笔。C.“晚虹”“斜日”“青草”“残烟”“绿杨”,组合在一起,色彩异常艳丽,但秾丽中又有清新之感。D.颈联是作者在看到这一派大好风光时的感叹,是全诗的主干。“南牧”实含有侵略的意味,“汉将”即指唐将。E.尾联的“闲”字与“喜”字相对应,传达出了诗人对“无战伐”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游猎生活的向往。解析:选BE B项,“塞天昏”的“昏”字,不是用以表明时近黄昏,而是用以形容草原上大雨刚歇,经强烈阳光的照射,水汽上升而形成的略带迷蒙的景象,这是草原初晴时的显著特征。E项,“对游猎生活的向往”不当,尾联表达了诗人对草原

4、的热爱和对和平的向往之情。(2)诗歌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风景?试作简要赏析。答: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意象分析,总结景色特点。颔联“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用“侵”和“傍”字,将“新水”“残烟”人格化,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雨后黄昏时,积水在青草丰茂的路上自由地向低洼处流淌,袅袅的炊烟还盘旋在被绿杨簇拥的村庄上的情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展示了一幅雨后塞外草原的壮观图景。参考答案:诗歌在颔联中用了拟人的手法。用“侵”和“傍”字,将“新水”“残烟”人格化,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雨后黄昏时,积水在青草丰茂的路上自

5、由地向低洼处流淌,袅袅的炊烟还盘旋在被绿杨簇拥的村庄上的情景,展示了一幅雨后塞外草原的壮观图景。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咏 愁石象之来何容易去何迟,半在心头半在眉。门掩落花春去后,窗涵残月酒醒时。柔如万顷连天草,乱似千寻币地丝。除却五侯歌舞地,人间何处不相随?(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该诗首联追寻“愁”的踪迹,说它有时会不请自来,来了又赶不走,它来了总是一半藏在人的心里——“愁肠百结”,一半写在人的心灵之窗——“愁眉苦脸”。B.诗人认为“愁”最容易潜入的机会只有一条,即风雨摧花春归去,落英遍地孤者见,最

6、能使人愁肠寸断,思虑万千。C.颈联运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将“愁”比作“万顷连天草”“千寻币地丝”,将抽象的愁具体化,突出了愁的绵长、纷乱、令人难以摆脱的特点。D.尾联写“愁”无处不在。“愁”如此气人、欺人、恼人,可那些王侯将相达官贵人们却过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姬歌妾舞、骄奢淫逸的生活,不知愁为何物,除此之外,“愁”乃“人间何处不相随”。E.诗人把愁之踪迹、潜入时机、来时情状以及无处不在的态势状写得生动、形象、细致。通篇不着一“愁”字,却句句切题,犹如一首谜语诗。解析:选BC B项,“愁”最容易潜入的机会有两条,还有一条,即心中有愁情的人借酒浇愁,待酒

7、醒后眼见残月斜照窗棂,想到人的“悲欢离合”、月的“阴晴圆缺”,“愁”会冲破防线,悄悄爬上心头。C项,颈联没有运用“拟人”手法。(2)《宋诗略》评论这首诗写愁“有神无迹”。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答: 解析:作者在题目中着一“愁”字,然后就让它贯穿全诗的四联。作答时,要仔细分析每联中是如何体现“愁”字的。答案:这首咏愁之作,通篇不着一“愁”字,却句句写愁。诗歌首联写“愁”来、去的特点和于人身、心的体现;颔联写“愁”产生的时间;颈联写“愁”的情状;尾联总结性地写“愁”无处不在。整首诗无一“愁”字,却从多个方面表现了“愁”,可谓“有神无迹”。3.阅读下面

8、这首唐诗,完成(1)~(2)题。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①[唐]薛稷驱车越陕郊,北顾临大河。隔河望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