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沈从文《边城》研究述评

近十年沈从文《边城》研究述评

ID:30868980

大小:25.08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1-04

近十年沈从文《边城》研究述评_第1页
近十年沈从文《边城》研究述评_第2页
近十年沈从文《边城》研究述评_第3页
近十年沈从文《边城》研究述评_第4页
近十年沈从文《边城》研究述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近十年沈从文《边城》研究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近十年沈从文《边城》研究述评温泉沈从文的《边城》问世已经}o余年了,《边城》的研究也走过了70余年的历程。据笔者粗略统计,研究《边城》的专论文章有上千篇,沈从文研究专著中设专章研究《边城》的有十余部,在其它文章和专著中论及《边城》的有数千处,直至今天,《边城》仍是许多研究者和文学爱好者关注的热点。本文以1995年至2005年为研究年限,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论文、论述加以梳理、述评,将其研究的兴奋视闹归纳为牧歌说、悲剧一挽歌说、文化一原型批评说等三个专题,并略览了海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边城》整个小说有着浓重

2、、多层次的象征意义,用文化一原型批评的方法来审视小说中弥漫着的淡淡哀愁将会有全新的诊释。一牧歌说牧歌(pastoral)是一个取自西方的文学术语,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多用它和“情调”、“气息”等一类词汇搭配,对那些回避现实矛盾,抒情气息浓郁的乡土文学作品作印象性的描述。在中国现代文学里,牧歌似乎比“田园小说”这个概念更能反映中国现代文学乡土抒情的本质和意义,因此,牧歌使用的概率相对稍高。1995年以前的研究者关于牧歌说的阐释只是简略提及,如夏志清在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设专章讨论沈从文的小说,他称《边城》为“玲珑剔透

3、牧歌式文体,里面的山水人物,呼之欲出”。他称这种牧歌体是沈从文“最拿手的文体”,而《边城》是这方面“最完善的代表作。”凌宇肯定《边城》的牧歌情调,听到了《边城》里“清越的牧歌声”,但他更注意更强调“清越的牧歌声里夹着不谐和的现代杂音”,这“不谐和的现代杂音”具体表现就是“横在翠翠和摊送之间的那座碾坊”,但“沈从文不忍心让人心的丑与恶直接出面来破坏美与善,以致这一重大的现实社会因素在表现上,几乎淹没于环境的牧歌情调里。”杨义则注意到沈从文“小说的牧歌清调不仅如废名之具有陶渊明式的闲适冲淡,而且具有屈原《九歌》式的凄艳幽

4、渺。”1995年后也有学者关注牧歌说。杨义在《中国现代文学流派》中说:“这是一首圆润悲远的乡土抒情诗,一首灵秀惆怅的田园牧歌。它以柔婉清凉的歌喉,引导人们从桃花源上溯七百里的酉水流域,谛视一种自然、自在、野趣悠然的人生方式。”旷新年主编的《解读沈从文经典—边城的田园牧歌》中提及:"I934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边城》和散文集《湘行散记》使沈从文达到了他创作的高峰。这是他最美丽的作品。与诸如丁玲的《水》、茅盾的《子夜》、洪深的《五奎桥》等运用社会科学的分析方法描写中国城市和农村的骚动和崩溃的现实主义的小说和戏剧不同,沈从文

5、具有明显的装饰风格的作品体现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情调和创作态度,正如他在《(长河)题记》中所说的,‘特意加上一点牧歌的谐趣,取得人事上的调和。”’[5]贺立华主编的《亲近名著—中国文学卷》认为:“《边城》中洋溢着牧歌气息,而乐园和挽歌是牧歌的基本框架。他的乐园构想,建立在人性善的基础之上,投射到人物性格、人际关系、茶峒社会与习俗,甚至自然环境等各个层面。”[6]这些都是蜻蜓点水般的论述,没有系统展开,直至刘洪涛,《边城》的“牧歌说”才得以系统全面地阐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1期推出了刘洪涛多年研究的成果

6、《<边城)与牧歌情调》,该文考察了“牧歌”这一术语的来龙去脉,认为《边城》是体现牧歌这一抒情特质的典范之作”。接着他从《边城》牧歌图式的建构逻辑入手,对《边城》艺术的独创性和意味进行了深人的阐释。文章认为:《边城》“首先构筑了一种乐园图式”,《边城》人物的诗意造型再辅以自然胜景,让人有美不胜收之感。乐园图式中的自然崇拜和刻意展示,在《边城》里发挥得淋漓尽致。但《边城》的忧伤和凄婉无处不在,牧歌中“含有悲剧成分”。忧伤和悲情主要来自于现实的层面、命运的层面、象征的层面。大洪水的到来,爷爷之死,渡船飘走,白塔坍塌,这些都

7、象征着诗性人格遭到重创,乐园的倾颓。从乐园到挽歌,标示出牧歌的基本框架结构。而乡土和传统的有机融人,为牧歌增添了文化背景和纵深。“当《边城》的牧歌图式指向一个文化隐喻时,诗意的中国形象诞生了”。作者指出:“一部文学作品,其文化隐喻被提升到民族、国家形象的层面上,除艺术品质的精湛外,高度的概括性和相当的容量是必不可少的,中国现代文学中,能当如此评价的作品十分罕见,而鲁迅的《阿Q正传》和沈从文的《边城》是其中最有代表性,文化隐喻又完全相反的两部”。文章说:“我认为国民性中不仅有劣根性的一面,还应该包括姑且称为优根性的一面

8、。沈从文的小说大约与鲁迅同时代,不过一个写浙东,一个写湘西。在沈从文的小说中可以看到另一些中国人,他们非常安祥、和谐、善良,恰恰就没有鲁迅小说中劣根性的东西,把两位大师的小说放在一起谈,可能会帮助我们得到国民性的完整形象”,文章认为:鲁迅的《阿Q正传》是启蒙话语的杰作,沈从文的《边城》的文化隐喻则要放到近现代文化守成主义思潮中去理解。接着作者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