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 专题十五 中国古代与现代的科技文化 课时作业32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人民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 专题十五 中国古代与现代的科技文化 课时作业32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人民版

ID:30868345

大小:2.38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4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 专题十五 中国古代与现代的科技文化 课时作业32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人民版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 专题十五 中国古代与现代的科技文化 课时作业32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人民版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 专题十五 中国古代与现代的科技文化 课时作业32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人民版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 专题十五 中国古代与现代的科技文化 课时作业32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人民版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 专题十五 中国古代与现代的科技文化 课时作业32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人民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 专题十五 中国古代与现代的科技文化 课时作业32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人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课时作业32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335页]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三明质检)《庄子·天下》篇记载:“惠施(人名)有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其中“书”的材质应为(  )A.龟甲兽骨B.丝帛C.竹木简D.植物纤维纸解析:《庄子·天下》是战国时期的著作。龟甲兽骨是殷

2、商时期的,故A项错误;战国时期“书”的材质是丝帛、竹木简,竹木简笨重,而丝帛轻,又从材料“其书五车”可以判断是竹木简,故B项错误,C项正确;植物纤维纸出现在西汉时期,故D项错误。答案:C2.(2017·海口调研)《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义军见严纲兵来,都伏而不动;直到来得至近,一声炮响,八百弓弩手一齐俱发。”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这一推断(  )A.依据正确,结论正确B.依据错误,结论正确C.依据正确,结论错误D.依据错误,结论错误解析:三国演义属于小说,有虚构的成分,仅仅用《三国演义》作为依

3、据是不充分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火药用于军事是在唐末宋初的战争中,所以“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的结论错误,故D项正确。答案:D3.(2017·浙江金丽衢十二校模拟)材料一 考古工作者曾在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西汉纸的残片。材料二 《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阅读上述材料而得出的结论最为合理的是(  )A.造纸术诞生于西汉B.蔡伦发明了造纸术C.汉代是造纸术发明的重要阶段D.两汉时代,纸是唯一的文书

4、用品解析:材料一反映了造纸术诞生于西汉,材料二反映了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A项对材料的理解是片面的;B项说法错误,蔡伦改进而非发明造纸术;D项“唯一”说法错误,故选择C项。答案:C4.(2017·福建泉州质检)“书坊自经史子集事类,州县所试程文,专刊小板,名曰夹袋册,高价竞售,专为怀挟(夹带)之具,则书不必读矣。”对此,下列对这段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商品经济渗透到科举考试中B.反映了科举考试中存在的问题C.反映的内容与印刷术发展有关D.肯定了书坊在普及知识上的贡献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解析:依据材料信息,书坊把考试的内容印刷成“夹袋册”高价出售,是为了方便考生“夹带”,故A、B、C三项正确,D项错误。答案:D5.(2017·河北衡水中学质检)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在理论上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

6、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缺乏理性精神B.求善而不再存真C.具有很强的封闭性D.落后于西方国家解析:中国古代科技在理论上贯穿天人合一、道、气等唯心思想,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缺乏理性精神,故选A项。答案:A6.(2017·四川泸州调研)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下列关于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B.体现当时书法艺术丰富多样C.表现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D.标志着书法艺术的全

7、面成熟解析:“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说明四人书法各有所长,体现当时书法艺术丰富多样,故B项符合题意。从作品中无法直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矛盾和文人的爱国情怀,故排除A、C两项;《兰亭集序帖》不仅代表了魏晋时代的书法最高水平,也代表了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与题目时间“宋朝”不符合,故排除D项。答案:B7.(2017·河南豫北联考)苏轼对下图评价:“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稍纵则逝矣。”由此可见该作品(  )A.追求布局严整B.富于色

8、彩美感C.受印象派影响D.注重诗情画意解析: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苏轼强调胸中先有竹意(有人认为这是灵感),再起笔描画。图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