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落叶松鞘蛾防治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落叶松鞘蛾防治及分析摘要:为了探讨落叶松鞘蛾的防治效果,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选择了虫害比较严重的地点,采用5点法进行取样,用4.5%氯氧菊酯、0.9%阿维菌素、25%灭幼腺、1.2%烟参碱,4种不同药剂进行对比试验进行防治,运用数表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4.5%氯氟菊酯、0.9%阿维菌素、25%灭幼腺、1.2%烟参碱,防治效果分别为:97.75%、94.30%.93.85%.86.75%;防治效果最好达到97.75%。对4种药剂的3种不同稀释倍数进行分析,虽稀释倍数各有不同,但明显可以看出4.5%氯氧菊酯的防治效果是最好的。
2、关键词:落叶松鞘蛾;氯氤菊酯;阿维菌素;灭幼腺;烟参碱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spp.属鳞翅目Lepidoptera,鞘蛾科Coleophoridae,全世界记录6种,主要分布于欧洲、美洲、亚洲的北温带和亚寒带地区是落叶松的重要害虫。其中以欧洲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laricella(Hubner为著名。我国分布3种,即兴安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dahuricaFlkvz主要分布于东北3省和内蒙古的东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一带;新疆落叶松鞘蛾C.sibiricellaFalkovitsh分布于西北的新疆一带[1];华北落叶
3、松鞘蛾C.sinensisYang分布于华北地区的山西、河北、内蒙古和河南等省份[2]。兴安落叶松鞘蛾是落叶松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取食落叶松针叶。落叶松鞘蛾laMr发生1代,以幼虫取食落叶松叶肉,大发生时针叶被蚕食70%以上z林分一片枯黄,严重影响林木生长和种实产量。成虫从6月上旬至7月上旬均可见到羽化,持续期约为1个月[3]。5月上旬开始危害落叶松嫩芽,下旬危害较重,6月上旬为产卵盛期,6月中旬新孵幼虫直接咬穿卵壳底部侵入叶内为害。落叶松受害重时,针叶变黄褐色,如同火烧一样⑷。始盛期在6月中旬(6月18B),盛期在6月下旬左右(6月22日)
4、,盛末期在6月末期(6月28日),成虫羽化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很大,其羽化进度和高峰期的出现时间,常常因地点和年份的不同而出现差异。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区概况试验地设在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最北部、内蒙古高原南缘和坝上山地塞罕坝机械机械林场上。试验基地位于东经116。32‘~118°14’,北纬41。35'~42。40'。林区气候寒冷,冬长,春秋短,夏季不明显,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Cz极端最低气温・43.3°C,年均降水量438mm,蒸发量1230mmo全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30.86~560.12kJ/cm2,年均日照
5、时数为2368h0平均海拔1500mz年均积雪日数169d,年均6级以上的大风日数47d,年均无霜期仅72d。1.2取样方法考虑到试验的可操作性,试验地选择落叶松鞘蛾发生比较严重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在做样地调查工作之前,对样地的一些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在立地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进行。试验地选择有代表性的13a落叶松人工林分作为标准地进行试验,林地面积10.33hm2o选择12块标准地(20mx30m)z用对角线法进行4分取样,每块样地采用相同倍数的药剂进行防治,对每块样地上防治前后落叶松鞘蛾的数量进清点。1.3防治方法当落叶松鞘蛾虫口密度达到中
6、度以上,2015年7月,针对落叶松鞘蛾的特性,大力推广使用生物农药或生物制剂。应用4.5%氯氧菊酯、0.9%阿维菌素、25%灭幼腺、1.2%烟参碱地面喷烟防治落叶松鞘蛾成虫[5・7]。2结果与分析表1显示用4种不同药剂对落叶松鞘蛾进行防治z其中用0.9%阿维菌素对落叶松鞘蛾防治,对药剂进行500、1000、2000倍稀释,防治效果分别为:94.30%.85.14%、80.56%z防治效果范围94.30%~80.56%,其中500倍药剂稀释杀伤效果最好达到94.30%,2000倍药剂稀释杀伤效果最差仅为80.56%。1.2%烟参碱对落叶松鞘蛾防治
7、,对药剂进行500、1000、2000倍稀释,防治效果分别为:8675%、85.0%.85.0%,防治效果范围86.75%-85.0%,其中500倍药剂稀释杀伤效果最好达到86.75%,1000倍和2000倍药剂稀释杀伤效果相同为85.0%。4.5%氯亀菊酯对落叶松鞘蛾防治,对药剂进行500、1000、2000倍稀释,防治效果分别为:97.75%、92.25%、87.38%,防治效果范围97.75%〜87.38%,其中500倍药剂稀释防治效果最好达到97.75%,2000倍药剂稀释防治效果最差仅为87.38%O25%灭幼腺对落叶松鞘蛾防治,对药
8、剂进行500、1000.2000倍稀释,防治效果分别为:93.85%.86.76%、81.89%,防治效果范围93.85%~81.89%,其中5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