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862421
大小:190.55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1-04
《第四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药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药理教学目的要求:掌握苯二氮卓类药物、巴比妥类及常见麻醉性镇痛药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了解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同作用与作用机制。掌握乙酰水杨酸、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了解眄I口朵美辛、布洛芬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课时数:6。第一节镇静催眠药睡眠是人体一种重要的生理过程。美国佛罗里达人学免疫学家们长期以来对睡眠,催眠与人体免疫力作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得出结论:睡眠除了可以消除疲劳,使人产生新的活力外,还与提高免疫力,抵抗疾病的能力有密切的关系。每晚10点~2点是人体细胞代谢故活跃的时间,此时不睡觉细胞新陈代谢受到影响,长此以往,人就会
2、加速衰老。而且长时间晚睡或睡眠不足者,即使次日补足睡眠,也换回不了损失。因此科学家们喊出了一句响亮的口号:健康的体魄來口睡眠。临床上对各种不良睡眠(入睡时间>30,,睡眠过程中多次起来〉]次;清醍后仍感疲倦),统称为”失眠症”(insomnia)。静催眠药的作用:缓和激动,消除躁动,恢复安静情绪,促进和维持近似生理睡眠。当药物剂量小吋,主要起镇静作用,剂量大吋起催眠作用。目前常用的镇静催眠药: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其他。一、苯二氮卓类benzodiazepine(BZ,BDZ)传统的镇静催眠线(巴比妥类)都是普遍的屮枢抑制随着剂量的/而出现镇静、催眠、嗜睡、抗惊厥和麻醉作用,屮毒量可致屮枢
3、抑制,呼吸麻痹而死亡。但BZ不符合上述规律,即使很大剂量也不引起麻醉、中枢麻痹。(安全范围大,已基木取代了其他)。1957年,合成的第-个BZ药物是氯氮卓(利眠宇)。60年代后,相继大批BZ药物合成,至今约有3000余种,常用的20~30种。[构效关系I基本化学结构是二个苯环和一个7元环稠骈而成的1,4苯并二氮卓(三个环A、B、C)1.A环上R?被卤素取代或硝基取代,药物活性f2.C环上的R2'被卤索取代,活性t3.B环上的R2(拨基O)被Sor甲胺基取代,活性I[体内过程I1.BZ口服吸收快而完全,由于各种药物的吸收速率不同,所以达到Cmax的时间快的约需lh「(如三卩坐仑),慢的则需几
4、个hr。2.BZ与血浆蛋白的结合与药物的脂溶性相平行,脂溶性高的,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如:地西泮(dizepam),血浆蛋口结合率99%,这样进入中枢的只有1%。(但地西泮脂溶性高,服药后可迅速分布于脑组织,随后再进行再分布而蓄积于脂肪组织和肌组织,脑内浓度迅速下降),表明药物选择性好,药效强,但中枢抑制作用出现快,维持时间短。3.大多数BZ经肝药酶代谢成有活性的代谢物,其明显长于母体。新生儿,老年人,严重肝病患者,药物的5显著延长。4.BZ最终少葡萄糖醛酸结合灭活,经肾脏排出体外。地西泮[药理作用][临床应用]1航焦虑:焦虑是-•种精神情感活动的表现,轻度焦虑屈于正常的情绪反应范围,焦虑症
5、患者除了自感恐惧,紧张、忧虑,还伴有症状:如心悸、出汗、震颤、腹痛,人小便紧迫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称:焦虑性神经官能症,简称“焦虑症”。动物实验抗焦虑模型研究证明BZ冇抗焦虑作用。如在ra【的“冲突惩罚”实验中,能明显减弱惩罚的抑制作用。这一实验是一种操作式条件反射实验:以食物为奖赏,以电击足部为惩罚。Rai经过训练后,只要压杆数次就可以获得食物,训练成功后,再加一非条件st——电击。即在rat压杆获得食物之际,不定的立即结合电击,这样mt由于饥饿要压杆觅食,但又怕遭电击,因此而产生一种“焦虑症状”一一在实验箱内徘徊不前,使压杆次数明显丨。小剂量BZ能解除rat这种抑制状态,使rat压
6、杆次数明显增多。BZ抗焦虑的作用部位主要在调节情绪反应的边缘系统,抑制边缘系统中海马和杏仁核神经元电活动的发放和传递。治疗时根据不同的病诸选择不同疗效的B乙持续性焦虑一长效,间断性一中、短效药物。2•镇静催眠:随着BZ剂戢f,可产生镇静催眠作用①抑制边缘系统对网状结构的激活②阻止网状结构由于刺激而产生的觉醒脑电波。作用特点:优于巴比妥类。①对中枢有抑制,但不引起麻醉、麻痹。治疗指数高(TD50/ED50,TC50/EC50),对呼吸影响小,安全范围人(ED95-TD5Z间的距离)。②较小影响REM时相,停药后反跳现象轻(产生依赖性而停药困难)。③对肝药酶无诱导作用,较少影响其它药物的代谢。
7、④依赖性戒断症状较轻,思睡、运动失调等副作用较轻。3.抗惊厥、抗癫痫:惊厥是CNS过度兴奋的一种症状,表现为骨骼肌不自主的强烈收缩,常见的冇:小儿高热(抽筋),子痫(妊娠20W以后,在高血压基础匕抽筋)破伤风(角弓反张)等。①促进中枢GABA神经元(抑制性neuron)的突触传递功能,临床上常用于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惊厥症状(如小儿高热、破伤风、子痫、药物中毒等)。②抑制大脑皮层、丘脑、边缘系统中病灶的异常放电向周围扩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