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848378
大小:18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04
《绞车项目立项备案申请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绞车项目立项备案申请报告WORD格式,可下载编辑一、项目建设背景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不能忽视防范风险。当前,我们要度过经济减速关口、平稳转向新常态,防控化解各类风险难以避免,也十分复杂。对于产能过剩、地方债务等方面的问题,还需强调底线管理、主动有为。最近一个时期,中央正在有条不紊地按照既定步调推进改革,态度和力度都表现出强大的定力和决心。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加倍努力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稳增长”的各项部署,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平衡,依靠促改革调结构,合力推动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稳步前行。稳定是发展的基石,行稳是致远的
2、前提。在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总结2016年经济工作,阐明经济工作指导思想,对2017年经济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把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到各个方面,切实做到稳定大局、不断进取、奋发有为。二、绞车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名称项目名称:绞车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本期工程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主要从事绞车的研制开发与制造业务。(三)项目承办企业项目承办企业名称:XXX有限公司。该方案由“泓域咨询”提供产业规划及项目投资分析。三、绞车项目提出的理由1、在信息化浪潮下,
3、工业化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中国制造2025”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瞄准全球新一轮产业发展方向,促进传统产业与三维打印、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紧密结合。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三次产业之间的协调性不断提高,但-:次产业内部不合理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为工业加工度不高,高技术产业大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重化工业领域产能过剩严重;传统服务业业态创新迟缓,现代服务业和半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出现这些问题,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有一定关系,
4、但主要与我国当前的体制机制和产业政策有关。“十三五”时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必须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加快消除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3、绞车,用卷筒缠绕钢丝绳或链条提升或牵引重物的轻小型起重设备,乂称卷扬机。绞车是可单独使用,也可作起重、筑路和矿井提升等机械中的组成部件,因操作简单、绕绳量大、移置方便而广泛应用。主要运用于建筑、水利工程、林业、矿山、码头等的物料升降或平拖。四、绞车项目选址及用地规模控制指标(一)绞车项目建设选址本期工程项目选址在xxxx经济开发区。(二)项目用地性质及规模1、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在xxxx经济开发区建设,用地性质
5、为建设用地。2、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42666.88平方米(折合约64.00亩),代征公共用地面积1066.67平方米,净用地面积41600.21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62.40亩)。(三)用地控制指标及土建工程1、本期工程项目净用地面积41600.21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30054.3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451.19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31108.63平方米,仓储设施面积5532.83平方米(其中:原辅材料仓储设施3244.82平方米,成品贮存设施2288.01平方米),办公用房
6、2496.00平方米,职工宿舍956.80平方米,其他建筑面积2356.93平方米(含部分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根据测算:本期工程项目不计容建筑面积0.00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42451.19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2853•力平方米,场区停车场和道路及场地硬化占地面积8692.10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41600.21平方米。2、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2.25%,建筑容积率1・02,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86%,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4.80%,固定资产投资强度3543.28万元/公顷,建设场区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根据测
7、算本期工程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1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五、绿色节能发展分析1、促进生产方式绿色精益化。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及分享经济模式促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研发设计、原材料供应、加工制造和产品销售等全过程精准协同,强化生产资料、技术装备、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共享利用,实现生产资源优化整合和高效配置。加快形成企业智能环境数据感知体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工程。加快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造、远程运维服务,降低生产和流通环节资源浪费。推动电子商务
8、企业直销或与实体企业合作经营绿色产品和服务,鼓励利用网络销售绿色产品,满足不同主体多样化的绿色消费需求。利用线上线下融合等模式推动绿色消费习惯形成,增进民众绿色消费获得感。2、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