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针灸奇穴资料+常见疾病奇穴治疗处方

常用针灸奇穴资料+常见疾病奇穴治疗处方

ID:30844937

大小:269.12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1-03

常用针灸奇穴资料+常见疾病奇穴治疗处方_第1页
常用针灸奇穴资料+常见疾病奇穴治疗处方_第2页
常用针灸奇穴资料+常见疾病奇穴治疗处方_第3页
常用针灸奇穴资料+常见疾病奇穴治疗处方_第4页
常用针灸奇穴资料+常见疾病奇穴治疗处方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用针灸奇穴资料+常见疾病奇穴治疗处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常用针灸奇穴1、木穴部位:在掌面食指之尺侧。针深半分。主治:肝火旺、脾气燥。说明:①木穴位于阴掌食指第一节D线上,计有二穴,取穴采用三分点法,临床多半只取一穴,一般而言,以下穴为准;②木穴为掌面常用穴道之一,对于眼睛发干、眼易流泪、手汗、感冒、手皮发硬等皆有疗效;③木穴治疗鼻涕多、手掌皱裂病尤其有特效。2、妇科穴部位:在大指第一节背面尺侧。五分针,针深两分,一用两针。主治:子宫炎、子宫痛(急慢均可)、子宫瘤、小腹胀、妇人经年不孕、月经不调、经痛、月经过多或过少。说明:①妇科穴位于大指第一节尺侧,计两穴,取穴采用三分点法;②本穴为妇科常用穴,效果显著。3、五虎穴部

2、位:在大指阴掌笫一节之挠侧,针深两分。主治:全身骨痛。说明:①五虎穴位于阴掌第一节A线上,计五穴,取穴采用六分点法,处自上而下计为五虎一、五虎二、五虎三、五虎四、五虎五;②五虎穴应用广泛,对于脚跟痛、脚痛、手痛,效果显著。4、重子穴部位:在阴掌,虎口下约一寸,即大指掌骨与食指掌骨间。主治:背痛、肺炎(有特效)、感冒、咳嗽、气喘(小孩最有效)。说明:5、重仙穴部位:在阴掌,大指掌骨与食指掌骨夹缝间,离虎口两寸,与阳掌灵骨穴相通,一寸针,针深三至五分。主治:背痛、肺炎、退烧、心跳、膝盖痛。说明:五指并拢,阴掌食指c线之延长线与大拇指本节高骨做一垂直线之交叉点,即重子

3、穴,自重子穴与掌缘平行斜下一寸即重仙穴,两穴单位均治背痛(对膝痛效果亦佳),并用效果更为迅速,尤其治疗膏肓穴部位Z疼痛,效果更是较一般穴位髙出许多。运用:重子、重仙穴同时下针,为治疗背痛之特效针。6、大白穴部位:在阳掌,在大指与食指叉骨间陷中,即第一节掌骨与第二节掌骨中间凹陷中,用一寸针,针四分至六分深,治坐骨神经痛;用三棱针治小儿气喘、发高烧用肺炎(特效)。主治:小儿气喘、发高烧、肺机能不够引起之坐骨神经痛。注意:孕妇禁针。说明:大白穴即大肠经Z三间穴,很少单独运用,除用三棱针治疗小儿气喘、发高烧用急性肺炎外,大多为灵骨Z倒马针,两穴巧合运用效果更佳。7、灵骨

4、穴部位:在手背拇指与食指叉骨间,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与重仙穴相通。用一寸五分至二寸针,针深可透过重仙穴(过量针)。主治:肺机能不够引起Z坐骨神经、腰痛、脚痛、半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骨骼胀大、妇女女经脉管炎不调、经闭、难产、背痛、耳聋、偏头痛、经痛、肠痛、头晕脑胀。取穴:拳手取穴,在拇指食指叉骨间,第一掌骨与第二掌接合处,距大白穴一寸五分,处重仙穴相通。注意:孕妇禁针。说明:灵骨穴最常用于坐骨神经痛,其穴即日人所称Z泽田合谷,但泽田仅用治偷针眼,而针灸则用之治全身许多大病,由是可知泽田与针灸之差何可道理计,录骨穴治上述各病均与大白穴为配针,针刺吋,先针灵骨

5、,再针大白,另外灵骨单用尚可治脊椎骨痛、小便痛、小便次数过多等症。整体而言,本穴调气作用极强,以灵内为主、大白为辅的倒马针,为治高棉前总统龙诺半身不遂之主穴。又个人以本穴治肘痛,鼠蹊痛、头晕等症亦有特效。8、肠门穴部位:在尺骨之内侧,距腕豆骨三寸。针深三至五分。主治:肝经之肠炎、头昏眼花。说明:肠门穴除治疗上述症状外,在腹痛里急后重欲入厕腹泻之际,以手按压,即能缓和肛门及大肠Z紧张状态,而急时寻找处所解决。9、肝门穴部位:在尺骨之内侧,距腕豆六寸。针深三分至五分。针下后立止肝痛,将针向右旋转,胸闷即解,将针向左旋转,肠痛亦出。主治:急性肝炎(特效)。取穴:手抚胸

6、取穴,当尺骨之内侧中部,距腕豆谷六寸处取之。运用:肠门与肝门同时使用,可治肝炎引起之肠炎,单左手穴,禁双手同时取穴。说明:肝门穴对于急性肝炎效果极佳,由于肝在右侧,所以针治时与左手为主即可,对于合并肠炎的症状,则可加针肠门,使成到马会,疗效甚佳。10、心门穴部位:在尺骨鹰嘴突起之上端,去肘一寸五分陷中,针深四分至五分。主治:心脏火、心跳胸闷、干霍乱。取穴:手抚胸取穴,在下尺骨内侧陷处,距肘尖一寸五分是穴。运用:禁双手同时用针说明:心门穴约在小肠经上,治疗心脏各病尤为特效,又本穴治疗大腿内侧痛、坐骨神经痛尾紙骨痛亦有特效。11、肩中穴部位:当后臂胧骨Z外侧,去肩骨

7、缝二寸五分。针深五分至一寸。主治:膝盖痛(特效)、皮肤病(颈项皮肤病有特效)、小儿麻痹、半身不遂、心跳、血管硬化、鼻111血、肩痛。取穴:手臂下垂,自肩骨向下二寸半中央是穴。运用:左肩痛扎右穴、右肩痛扎左穴。说明:肩中穴位于肩臂三角肌Z中央。去肩骨缝实际三寸,此穴治疗膝盖痛及肩痛确具卓效,治上述其他症,效果亦极佳。12.正筋穴部位:在足后跟筋屮央上,距足底三寸五分。针深五公至八分(针透过筋效力尤佳),体状可坐姿扎,体弱者应侧卧位。主治:脊柱骨闪痛、腰脊椎骨痛、颈项筋痛及扭转不灵、脑骨胀大、脑积水。取穴:当足后跟筋之正中央上,距足底三寸五分是穴。说明:13.正宗穴

8、部位:在正筋穴上三寸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