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学案 岳麓版必修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学案 岳麓版必修

ID:30840201

大小:927.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1-04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学案 岳麓版必修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学案 岳麓版必修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学案 岳麓版必修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学案 岳麓版必修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学案 岳麓版必修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学案 岳麓版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学习目标:1.概述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2.了解“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1.重点:中国古代商业、城市发展的表现及重农抑商政策。2.难点: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教材整理1 商业的发展1.商朝时期:产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2.周朝时期:实行“工商食官”政策。3.春秋战国时期(1)出现实力强大的商人,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2)形成许多著名都会。4.隋唐时期(1)原因:政治上的统一

2、和大运河的开通。(2)表现:外国商人来往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5.宋元时期(1)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2)元代纸币广泛流通,商业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6.明清时期(1)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2)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经济作物的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3)广泛使用白银,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集聚。(4)区域性商人群体出现,形成了徽商、晋商、闽商等大商帮。[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21[课中思考题],思考:司马迁说:“天下煕煕,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反映了当时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提示】政

3、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 反映了当时商业繁荣和人们竞相从事商业活动的现象。原因:“工商食官”政策被破坏,给商业提供了冲破官府束缚的发展机会;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私商的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某些学派鼓励人们追逐商业利益;商业的发展成为大势所趋,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一些诸侯国重商政策的推动。教材整理2 城市的繁荣1.历代

4、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1)自周秦迄唐代①商业发展:凡县治以上的城市都有官设的交易场所——市,商业活动受到官府的严格限制。县城以下,一般禁止设市。②城市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③城市布局:唐代长安城布局严整,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2)宋代①商业发展a.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形成街市。b.城郭和乡村也被允许置市贸易。c.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等。d.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监控。②城市职能: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2.新型商业城市的发展(1)唐宋时期:海上贸易的兴盛也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繁荣。如泉州、明州、杭州等城市的兴起。(2)明清时期:在工商

5、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22[课中思考题],思考:与唐代长安城相比,北宋汴京有哪些不同?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不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被打破,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市的启闭不再由官府统一规定时间,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监控;出现了市民娱乐活动场所(瓦子)等具备多种商业功能的专业场所。原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和城市生活迅速发展的需要,统治者城市管理政策的调整等。教材整理3 “重农抑商”1.产生的原因(1)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大。(2)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取向发生矛盾。2.发展历程(

6、1)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崛起。(2)汉初: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并严禁商人购置土地。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3)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如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以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4)明清时期:强化重农抑商政策。①表现:对商业发展不采取鼓励政策,以各

7、种方式对商人进行盘剥;禁止民间出海贸易,只许广州一口通商。②影响:并不能完全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潮流。[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23[课中思考题],思考:你认为当时实施重农抑商政策是否有合理性?【提示】 有一定合理性。“重农”即重视从事直接生产的农民和农业,“抑商”即抑制商业资本和商人势力。在社会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古代,商人会利用自己积聚的财富形成一股影响社会经济和政治运转的势力,而重农抑商政策则能起到平衡商业与农业的利益分配、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在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从商周到明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