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835239
大小:6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3
《成焦率的因素分析以及计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影响成焦率的因素分析以及计算方式李正军(上海焦化有限公司,上海200241)上海焦化有限公司共有2座4.3m顶装焦炉,2006年投运1套75t/h干熄焦装置。成焦率一般在73%左右,2010年1〜4月成焦率下降到71%左右,使得各项物耗、能耗指标均有明显上升。为此,有必要对影响成焦率的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1成焦率的预测方法成焦率是入炉煤经高温干憾转变为焦炭的百分率。成焦率主要取决于煤质,也受炼焦条件和炉型的影响。(1)用煤和焦炭灰分之间的关系计算成焦率的公式为:Kd.j=(Ad.m/Ad.j)X100%式中的Kd.j为煤的成焦率
2、(干基);Ad.m为煤的干基灰分;Ad.j为焦炭的干基灰分。用该方法计算的成焦率往往比实测值的低,除了取样和分析误差等原因外,主要是在高温t•憾过程中灰分组成也发生了变化,焦炭在炭化室内和熄焦过程中发生烧损使灰分增大。(2)用入炉煤和焦炭的挥发分计算成焦率的公式为:Kd.j=(100—Vd.J/(100—V&JX100%+Q式中的Vd.m为煤的干基挥发分;Vd.j为焦炭的干基挥发分;Q为修正系数,指在煤中挥发分逸出后,经二次裂解而引起的增碳,它与入炉煤的挥发分、焦炉炉体结构和焦炉操作制度等因素有关,通常取Q=lo(3)由煤质和炼
3、焦操作条件计算成焦率的公式为:Kdj=103.17-0.75Vd」—0.0067Tj式中的Tj为焦饼中心温度,推焦前15min测定。该式由日本提出,但由于焦饼中心温度的测定比较困难,难以得到准确的数据,所以一般不采用。(4)生产实际中,可按下式计算成焦率:心门=焦炭产量(干基)/入炉煤量(干基)式中的焦炭产量(干基)以交库为准;入炉煤量(干基)以公司皮带秤为准。2影响成焦率的因素分析2.1挥发分对成焦率的影响根据入炉煤和焦炭挥发分计算理论成焦率,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2010年1〜4月的理论成焦率比2009年1〜4月高0.67
4、%,因此,同期对比,挥发分对成焦率下降的影响不大。表1同期入炉煤和焦炭挥发分的比较结果(%)时间入炉煤挥发分焦炭挥发分理论成焦率2009010428.691.0873.09201001042&041.173.762.2熄焦方式对成焦率的影响2009年1〜4月的平均干熄焦率为96.38%,2010年1〜4月的平均干熄焦率为51.63%,烧损率低于2009年同期,因此可以排除作为此次成焦率低的主要原因。2.3焦炭水分对成焦率的影响各规格焦炭水分的对比结果见表2。从表2可看出,由于受生产流程的限制,在干熄焦和湿熄焦同时运行时,除大块焦
5、以外的其他焦炭都是干湿混合的。因此在计算时需要进行干湿转换。取全部干熄焦的2009年3月和2010年1月数据,即2010年1月的屮小焦、焦屑的水分乘以需转换当月的湿熄焦率,再加上2009年3月的中小焦、焦屑的水分乘以需转换当月的干熄焦率等于转换后的水分。经过转换的焦炭水分比2010年实际分析的低,在干、湿熄焦同时运行时,大块焦以下的焦炭是混合的,存在取样和分析的差异,水分可能偏高,造成成焦率偏低。转换后成焦率与实际的对比结果见表3。表2各规格焦炭水分的对比结果焦炭规格,mm2010年平均水分,%干湿转换后平均水分,%25〜408
6、.637.1810〜2513.3312.07<1018.6015.85时间2010年实际理论计算2月70.4370.773月70.2570.764月71.2371.16表3转换后成焦率与实际对比结果(%)gia2.4炼焦煤水分对成焦率的影响来煤加权水分见表4,实际配合煤总样的水分见表5。表4来煤加权水分(%)时间1月2月3月4月2009年9.529.699.679.692010年9.059.789.639.66表5实际配合煤总样的水分(%)时间1月2月3月4月2009年10.4010.4410.4110.322010年10.50
7、11.7711.2710.94由表4、表5可看;1(,2009年来煤的加权水分平均值与2010年基木相同,而2010年的配合煤水分比2009年的配合煤总样水分高出近1%。单炉加煤量是以来煤水分为计算依据的,两者水分的差异造成了单炉加煤量的增加,同时造成成焦率计算数值的下降。3结语综上所述,影响2010年1〜4月成焦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干湿焦炭混合引起差异(即焦炭水分的差异)和配合煤水分偏高引起的差异(即配合煤水分分析的差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