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834192
大小:67.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1-04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型强化练习(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笛月4日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型强化练习(4)教学设计材料一:《矛与盾的集合》是三年级上册第七组的一篇阅读课文,请你认真阅读教材简析和课文,然后回答问题。【教材简析】本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与盾,在与朋友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如何发明坦克,并由此说明一个道理。选编此文,一是让学生懂得作者借坦克发明这件事,说明一个道理;二是初步了解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矛与盾的集合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比赛。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可是
2、,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一枪口或炮口。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克。坦克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1916年,英国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一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问题】假如由你来执教这节课,将有哪些基本的课堂教学环节?请简明扼要地阐明你的教学设计。参考答案:教学过程:(4)故事导人,揭题激趣讲成语“自相矛盾”的故事,(可由
3、学生讲)并浅析其寓意。问:如果矛和盾再次碰在一起,结果会怎样呢?《矛和盾的集合》这篇文章会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①认读生字。②认读词语。(分两组)A•第一组:集合、招架、紧张、固然、乌龟、自卫、进攻、炮口、坦克、战场、首次、长处、胜利者。(这组词语只要求读正确即可)B・第二组:左抵右挡、难以招架、合二为一、大显神威、庞然大物、哇哇直叫、乱作一团。(这组词语要求边读边想词语的意思,带着感情朗读。“左抵右捋”滩以招架”放到课文的句子中去理解)①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特别注意读好上面的词语,读出一定的感情来。②用“矛、进攻、盾、自卫、合二为
4、一、大显神威”等词语概括全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细读课文,深入分析①学习第4~4自然段过渡:坦克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就显示出强大的威力。发明家是怎样想到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起来,发明了大显神威的坦克呢?A・小组合作学习1~4自然段,进行讨论:发明家的思路是怎样的?画出有关的词句。B•全班交流,说说找出的相关词句,并板书出来。参考如下:比赛时难以招架——盾太小了——盾大得像铁屋子——开小洞——伸出进攻的“矛”——加上轮子、装上履带——坦c•参考以上板书,说说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思路和过程。①学习第5自然段过渡:矛和盾的这一次交锋,不再是自相矛盾,而是碰撞出了“坦克”这一新鲜事物。A・坦克具
5、有矛和盾的什么特点?请从第5自然段中找出一句话来解答这个问题。B.第一句话:“坦克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a・联系这句话说说“合二为一”的意思。b•说说你对“大显神威”的理解,用课文里的句子来说明。(抓住“庞然大物、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等词句来理解)c・生活中有没有让你感到“大显神威”的事物呢?C•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读出坦克在战场上的威猛气势。①学习最后一段,揭示道理,拓展思维过渡:为什么这次矛和盾相处在一起,不再自相矛盾而是变成威力无比的坦克呢?理解重点句「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A・联系这篇课文说说这句话的意
6、思。(提示:文中说到了哪些事物的长处,这些事物的长处是怎么集于一身的)B・你还能用哪些例子说明这句话?(学生讨论交流,各抒己见。老师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可以从实际应用、做人学习、处理事情等方面去思考。如:铅笔和橡皮的结合——橡皮头铅笔;电风扇和取暖器的集合空调……)(4)总结写作方法,仿写课文①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文章是怎么样把这个道理说明白的?(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文章是借发明坦克这件事来说明这个道理的。用具体事例来说明道理是写文章常使用的方法,不能空讲道理,这样才能有说服力)②仿照这篇课文,想象编写一个发明故事(如:橡皮头铅笔的发
7、明),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⑸板书笛月4日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型强化练习(2)教学设计下面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自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请你为这篇课文写一个教学设计。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黄河在近2000年来竞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人们不禁要问: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