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803539
大小:267.88 KB
页数:162页
时间:2019-01-03
《陈胜英-生命不死.tx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生命不死精神科医师的前世治疗报告作者简介陈胜英,台湾省南投县人,台大医学院医科毕业。在完成台大医学院神经精神科总住院医师的学程后,于一九七二年赴美国田纳西大学医学院深造。历任田纳西棉花市荣民总院主治医师、密西根圣约瑟医院及梅西医院精神科主任、加州诺瓦克大都会医院急诊部主任,以及南加州大学临床副教授等,并于南加州自设头痛及脑科诊所十余年。陈胜英为美国神经精神科专科医师,及台湾精神科专科医师,现已返国服务。并于台北市开设催眠及心理治疗工作室,其连络电话及传真为:00886-02-7713739。生命不死精神
2、科医师的前世治疗报告陈胜英◎著谨将本书献给让我有机会伴随他们穿越时空去做探险与旅行的所有朋友,不管是信的或是不信的;也给世界上所有慈悲仁爱的人;更给世界上所有仍在痛苦中寻求慈悲仁爱的人;也要给每天抱怨我没有足够时间照顾家庭的妻子及我深深爱著的孩子们。最后更要虔诚地献给我的师长、我所有的尊前辈,以及照顾我的所有神灵。[心理推理系列]出版缘起心灵艺术家的极品谈到心理治疗,可能浮现脑海的是一个面无表情的心理医生,一个睡在躺椅上自言自语的病人;谈到推理故事,你可能会
3、联想到一椿悬疑诡异的案情,一个个充满嫌疑的人物,更少不了会有一个精明能干的侦探,一路随著案情抽丝剥茧,直至水落石出。“心理推理系列”便是结合心理治疗的专业知识与推理文学的巧妙笔调而成的。当心理治疗者与案主开始接触的刹那,一场曲折离奇的推理剧情便逐一展开了。在此过程中,心理治疗师宛如一个锲而不舍的侦探,他必须具有厚实的心理治疗理论基础,也必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在一次次的晤谈中,进入案主的心灵境界,使那些隐匿在内心暗处的思维跳跃出来。张老师文化公司推出(心理推理系列)的目的,在于以浅显易懂的方式
4、引领读者进入心理治疗的殿堂,探索人类心理的奥妙。对于从事心理治疗的专业人士而言,此系列无疑是最佳的实务观摩,可从中习得治疗技巧,以及治疗者的风范;对于一般读者而言,此系列犹如推理故事,在轻松阅读中,不仅吸收心理知识,亦可与内在自我共度一次心灵之约。日后,我们会陆续推出国内、外知名心理治疗者的心理治疗实例,包括一些已被誉为经典之作的好书。在阅读这些既轻松又严肃的故事时,我们只想提醒您一点:别忘了对这些探索人类心灵的艺术家们致上一份敬意!序文◎余德慧陈胜英医师嘱我为这本书做序,我心里不知如何下手
5、。当时我正沉迷在川端康成的一句话:“佛虽常在,却不存在现实,可叹的是,佛只在阒寂无人喧闹的破晓前,朦胧地在梦中隐现。”(川端康成:《拱桥》,郑秀美译)这句话是川端康成的朋友须山阅读“梁尘秘抄”的诗歌,随手抄在旅馆的纸上。无人见佛,而佛从未止息。为何佛不在现实?云何佛的现身只在破晓时分,朦胧地在梦中出现?川端康成说:“欣赏艺术品,尤其是古代艺术时,我几乎体验到与生命真切相通的讯息,甚至更感觉到,除了这个时刻(欣赏艺术)之外,自身的污辱、横逆与悲戚的生涯,也仅是浸淫在死亡之中……古老艺术品中所呈现出强烈的
6、鲜活生命契机,使我逐渐窥知了人类过去所失去的许多东西,正如目前人类所迷失的,我似乎感觉到过去所失却的人类生命,正在我的体内悠悠地流动。”我提川端康成的话是想说明我对“前世今生”的知识观点。神佛未曾在人间消失,若用科学“实事求是”的立场,是看不见神佛的,神佛不是人间的实体,若硬要求其实体性,我们会去探问他是真是假,可是就像神佛一样,前世不是真假的问题,一问真假,就预设了灵魂的实体。宗教不在现实,却常在人心,前世的人心常驻,而不是前世的现实重现。催眠犹如禅坐,照见五蕴;艺术家亦如禅坐,照见五蕴;所谓生
7、命流转,不在某个人重生,而是五蕴的流转,一个人的生命只是流转的五蕴在某处某时的现身,并在其它的时空消失,基因库即是五蕴自身,给每个暂时现身的肉体受想行识。所谓“前世”,乃是人在五蕴之中的一切,既不涉及固定的某个活著的人,亦不涉及某人发生何事,而是人在五蕴之中观照,所以依旧有著悲欢血泪。五蕴既是人的生存所赖,也是人向心里求取影像的处所,它供应人心无限事物,却不固定在事物之中,人在五蕴照见的一切,本应无所住,但是人往往硬要居住,以为情事是固定有执,反成迷妄。也许你会问,为什么把一切归诸佛家所谓的“五蕴”
8、?佛家只不过是许多宗教中的一种论述,它又有何权利代替其它的宗教说话?它又有何高明之处可以取代科学说话?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自己果然不够格,因为人生的奥秘,我们只是瞎子,活著的人只有相当有限的知识,但我必须说出我隐约的了解。有关前世的思维中,我把整个问题的范畴打破,认为当人思及之时,人并不是在解决问题,换言之,前世本身不是问题,不能放在问题的范畴来讨论,一旦把“前世”当作问题,人会很自然的落到客体知识的陷阱里,人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