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796575
大小:119.9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03
《xx乡关于地质灾害抢险应急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XX乡关于地质灾害抢险应急预案为做好我乡地质灾害的防范、处置和善后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一、组织机构总指挥:XXX(乡长)电话:XXXXXXXXXXX副总指挥:XXX(人大主席)电话:XXXXXXXXXXXXXX(副书记)话:XXXXXXXXXXXXXX(常务副乡长)话:XXXXXXXXXXXXXX(分管领导)话:XXXXXXXXXXXXXX(副乡长)话:XXXXXXXXXXX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按规定上报灾
2、情、请示启动预案,组织有关方面力量参与应急处置工作。下设六个小组:地质灾害监测组、群众疏散组、安全、抢险组、医疗救治组、灾民安置组、后勤保障组(1)地质灾害监测组成员及职责组长:XXX电话:XXXXXXXXXXX成员:XXXXXXXXX职责:①负责地质灾害的监测和数据记录,资料整理上报。②按指挥组的命令传达预警信号。③全方位监测,及时确定灾害等级并上报。(2)群众疏散组成员及职责组长:XXX电话:XXXXXXXXXXX成员:XXXXXX职责:①掌握灾害点群众基本情况。②及时组织群众立即转移、疏散撤离到指定的临时安置点。③实行村民帮扶制度。(3)安全、抢险组成
3、员及职责组长:XXX电话:XXXXXXXXXXX副组长:XXX电话:XXXXXXXXXXX成员:XXXXXXXXX及XX、XX两个村村两委干部及民兵应急分队20人职责:①疏散、抢险、救灾工作中的治安警戒工作。②维持疏散过程中的秩序。③撤离后的安全巡逻。④撤离区的清场和搜救。⑤清点人数。⑥交通管制,维护社会稳定。具体分工:①警戒先遣队队长:XXX,民兵应急分队10人。②排险队队长:XXX,民兵应急分队20人及XX、XX村党员干部。③抢救队队长:XXX,民兵应急分队成员20人及XX、XX村党员干部。④治安保卫队队长:XXX,XX派出所干警。(2)医疗、救治组成员
4、及职责组长:XXX电话:XXXXXXXXXXX成员:XXX及卫生院医生职责:①负责迅速组织急救队伍,抢救伤员。②帮助灾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爆发流行。③及时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④迅速向灾区提供所需药品和医疗器械。(3)灾民安置组成员及职责组长:XXX电话:XXXXXXXXXXX成员:XXXXXXXXX职责:①负责安置点的帐篷搭建。②受灾人员安置。③救灾物资发放。(4)后勤保障组成员及职责组长:XXX电话:XXXXXXXXXXX成员:XXXXXXXXXXXX职责:①抢险救灾物资的提供、车辆安排和后勤保障。②食品和饮用水发放。③保证救灾
5、通信畅通。④电力运行安全及临时用电设备供电。⑥宣传报道。二'预警预防1.建立乡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与国土、气象、水利、建设、交通等部门地质灾害监测网络相结合的全乡地质灾害监测体系,在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落实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区域的群测群防工作。1.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每年年初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明确全乡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对象和范围,制定具体可行的地质灾害监测和防治措施,落实监测、预防责任人。2.加强地质灾害险情巡查。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定期、不定期的检查、监测和防范,发现险情时,及时向市政府和市国土局报告,根
6、据险情变化及时提出应急对策,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情况危急时,应强制组织避让。3.发放“防灾明白卡”。根据查出的地质灾害危险点、隐患点及切坡建房户,层层落实群测群防工作,将危险区范围、监测方法、预警方式、撤离路线和防灾任务、要求、责任制成"地质灾害群防群测明白卡”发放到有关居民手中,把防治责任落实到乡、村、组及具体责任人。4.建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制度。当预测可能发生地质灾害时,按照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群众,按照“防灾明白卡”的要求做好防灾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在汛期实行24小时值班制。三、信息报送当发现重要
7、地质灾害险情和灾后信息,应当立即拨打XXXX-XXXXXXXX将有关情况报应急指挥部,紧急时,可以直接向市国土局报告。四应急处置1.发布灾害信息。地质灾害隐患点出现紧急险情,应迅速将地质灾害信息传递给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做好稳定工作,让村民保持冷静,听从指挥。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的危险区警示标志,疏散危险区内的群众。2.全力开展抢救。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和基层群测群防组织在及时上报灾情信息的同时,要立即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全力抢救压埋人员,监测灾情、险情发展。乡相关部门做好灾害可能破坏电、水、交通、通信等
8、生产生活设施的应变工作。3.技术抢修。灾情发生后,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