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772394
大小:80.1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3
《《景观设计学》专题----园林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景观设计学》专题…-园林问题1.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1)模山范水的景观类型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乡土植物等自然资源构成的乡土景观类型,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主体的构成要素。乡土材料的精工细做,园林景观的意境表现,是中国我传统的园林的主要特色之一。中国古典园林强调“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强调“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强调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感受。(2)适宜人居的理想环境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营造健良舒适,清新宜人的小气候条件,由于中国古代生活环境相对恶劣,中国古典园林造景都非常注重小气候条件的改善,营造更加舒适宜人的环境,如山水的布局、植物的种植、亭廊的构建等,无不以光影、气流
2、、温度等人体舒适性的影响因子为依据,形成舒适宜人居住生活的理想环境。(3)巧于因借的视域边界不拘泥于庭院范围,通过借景扩大空间视觉边界,使园林景观与外面的自然景观等相联系、相呼应,营造整体性园林景观。无论动观或者静观都能看到美丽的景致,追求无限外延的空间视觉效果。(4)循序渐进的空间组织动静结合、虚实对比、承上启下、循序渐进、引人入胜、渐入佳境的空间组织手法和空间的曲折变化,园中园式的空间布局原则常常将园林整体分隔成许多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不同个性的空间,并将形成空间的诸要素糅合在一起,参差交错、互相掩映,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等分割成若干片段,分别表现,使人看到空间局部
3、交错,以形成丰富得似乎没有尽头的景观。(5)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古代造园艺术家们抓住大自然中的各种美景的典型特征提炼剪裁,把峰峦沟壑一一再现在小小的庭院中,在二维的园址上突出三维的空间效果。“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O“大”和“小”是相对的,关键是“假自然之景,创山水真趣,得园林意境”。(6)耐人寻味的园林文化人们常常用山水诗、山水画寄情山水,表达追求超脱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思想和意境。古典园林中常常通过楹联匾额、刻石、书法、艺术、文学、哲学、音乐等形式表达景观的意境,从而使园林的构成要素富于内涵和景观厚度。2.中国园林专业所面临的城市与环境问题:(1)城市人口急速膨胀,居民的
4、基本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2)户外体育休闲空间极度缺乏,广大劳动者的身心再生过程不能满足。(3)土地资源极度紧张,因此通过大幅扩大绿地面积来改善环境的途径较难实现。通过郊区化来改善居民环境的道路在屮国难以行得通。(4)财力有限,难以实现高投入的城市园林绿化和环境维护工程。(5)自然资源有限,生物多样性保护迫在眉睫,整体自然生态系统十分脆弱。(6)欧美文化侵入,乡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社会时段(及其特点)服务对象主要创作对象指导理论和评价标准园林专业人员及代表人物代表作农业时代(小农经济)以帝皇为首的少数贵族阶层宫苑,庭院,花园唯美论,包括西方的形式美和中国的诗情画意
5、。同时强调工艺美和园艺美。艺匠,技师,如中国的计成法国的雷诺,英国的布朗。中国的皇家园林和江南文人山水园林,法国雷诺特式宫苑、英国的布朗式风景园。丁业时代(社会化大生产)T业阶级为主体的广大城市居民公园绿地系统以人为中心的再生论,绿地作为城市居民的休闲和体育空间,和作为城市的肺。强调覆盖绿、人均绿地等指标。美国的专业规划设计师奥姆斯特德(Olmsted)纽约中央公园,波士顿的蓝宝石项链。后工业时代(信息与生物技术革命,国际化)人类和其他物种人类的家,即整体人类生态系统可持续论,强调人类发展和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性。强调能源与资源利用的循环和再生性,高效性,生物和文化的多样性
6、。作为协调认为文化圈与生物圈综合关系的指挥家,如麦克哈格(LMcharg)如美国东海岸的一些生态规划,欧洲的景观生态规划。3.林专业发展三时段论4.后工业与整体人类生态系统的持续园林专业的服务对象不再限于某一群人的身心健康和再生,而是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的生存和延续,而这又依赖于其它物种的生存和延续以及多种文化基因的保存。即人类和其它物种维护自然过程和其它生命最终是为了维护人类自身的生存。作为园林专业研究的对象这时已扩展到大地综合体,是多个生态系统的镶嵌体由人类文化圈与自然生物圈交互作用而形成。谐调不同空间尺度上的文化圈与生物圈之间的相互关系成为园林专业所必须面对的紧迫问题。
7、景观规划师的作用是谐调者和指挥家,其指导理论是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可持续论和整体人类生态系统科学,包括人类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其评价标准包括景观生态过程和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及含意。所要创造的人居环境是一种可持续景观。4.中国园林专业所面临的城市与环境问题:(1)城市人口急速膨胀,居民的基本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2)户外体育休闲空间极度缺乏,广大劳动者的身心再生过程不能满足。(3)土地资源极度紧张,因此通过大幅扩大绿地面积来改善环境的途径较难实现。通过郊区化来改善居民环境的道路在中国难以行得通。(4)财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