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662479
大小:17.4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2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实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每位老师值得重视的问题,而素质教育赋予小学数学教学的使命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使智力的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并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而完成这使命的主渠道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我作为小学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浅谈自己的点滴做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提高学生思想道
2、德素质 1、挖掘教材因素,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数学具有广泛的应用性,用数数据来说话最具体、最生动和最有说服力的。教材中通过数据介绍了我国领土的大小、人口的多少、河流的长短、说明了祖国的伟大;通过数据介绍了气温的高低、速度的快慢、让学生了解了生活常识;用数字的变化看到了生产力的发展。通过有关史料的介绍,让学生想到了我国数学发展的辉煌成就等,从而使学生受到了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
3、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2、运用“抽象”特点,渗透辩唯物主义教育。数学是以逻辑思维方式的客观世界所进行的抽象反映,在数学概念和数学现象中处处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体现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在数学中自然渗透这方面的启蒙教育,通过数的分解和组合、正比例与反比例、加与减,乘与除的变化渗透了对立统一的观念。 3、结合技能训练,渗透优良品质的习惯教育。数学是一门完整、准确、逻辑严密的学科。学习数学,千万不
4、可粗心,弄虚作假,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客服困难的精神和计算仔细,书写工整以及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素质健康发展 1、引导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是一个美好的享受。在希腊有位数学家说过:“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机渗透美的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真挚而深厚的感情。如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教师就可以利用各种图形,让学生记忆1-10的数学符号的结构写法。“1”像小棒,“2”像小鸭,“3”像耳朵,“4”像小旗……让这些有趣的图形深深地留在学生的记
5、忆里,从而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在心理上减轻过重的学习负担,变苦学为乐学。这就是要求每位教师把课上活,上成学生喜爱的课。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3、通过数学活动,发展学生个性
6、,以培养创造精神,学生创造意识的独立,创造精神的培养,是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发展起来的,因此,让学生参加数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三、在课堂教学中,抓好数学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1、重视对数学意识的培养。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具备数学意识。如在“长方体中垂直关系的认知”中,通过让学生观察操场上的旗杆、马路上的灯杆等生活中的现象启发学生。如把旗杆、灯杆看作直线,地面为平面,那么,就是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形象,生活问题就转化为数学问题了。 2、注重培养
7、学生的能力和发展智力。数学知识的传授,只有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让学生参与学习,才能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新教材的安排特别有利于学生发展,它要求学生通过各种器官,凭眼看、动手、动脑、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的环境,使学生积极参与探求新知识的活动。 四、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素质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
8、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1、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使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作为小学数学学科来讲,也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这一任务的。如果课堂教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欣赏数的美、式的美、形的联盟美、使学生感受到上数学课使一种美的享受。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师设计的每节课,在数量和质量上尽可能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负担和接受能力。按时下课,当堂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