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的湘茶生产及其发展探索-_1

历史时期的湘茶生产及其发展探索-_1

ID:30635129

大小:25.86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1-01

历史时期的湘茶生产及其发展探索-_1_第1页
历史时期的湘茶生产及其发展探索-_1_第2页
历史时期的湘茶生产及其发展探索-_1_第3页
历史时期的湘茶生产及其发展探索-_1_第4页
历史时期的湘茶生产及其发展探索-_1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时期的湘茶生产及其发展探索-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历史时期的湘茶生产及其发展探索*摘要:历史时期的湘茶生产可以追溯到汉代甚至更为久远的时代,但发展于唐宋,兴盛于鸦片战争后的清末民国初期。这不仅有赖于湖南具有发展优质名茶生产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且与湖南茶农能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适时调整茶类结构和区域布局,大力发展和制作优质名品名茶有关。为重振湘茶雄风,在我国已加入WTO的当代,应继承湘茶生产的好传统,精心规划,科学布局,以

2、实现茶叶的区域化种植,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以最合理的茶类结构、最优的质量和最合宜的价格抢占世界市场。中国编辑。关键词:湘茶又称湖茶,即湖南省所产之茶。其生产历史之悠久,产销规模之盛、茶品之众、茶质之优,早已驰名中外。为使湘茶再度辉煌,对其生产及其形成发展很值得研究探讨。一、湘茶生产及其形成发展的一般历史过程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

3、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茶古称为“荼”,《诗·邶·谷风》:“谁为荼苦”;西汉王堡《僮约》有“享荼尽具”之句。湖南的茶陵古称“荼乡”,有“荼山”、“荼水”。《汉书地理志》中的“荼陵”即为茶陵。唐陆羽引《茶陵图经》说:“茶陵者,所谓陵谷生茶茗焉”。20世纪70年代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有茶叶,并有“茶”字简文和木牌。两相印证,表明湘茶生产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如果根据“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舜帝于九疑山中教民制茶”等传说,湘茶的历史就更为久远。茶在我国开始被作为祭品

4、,春秋后被作为菜蔬,西汉初期推广为药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草,魏晋时期成了宫廷的高级饮料。其时茶叶原料主要靠采摘于长江南北低山丘陵地带的野生茶树。因唐代饮茶风习普及到民间南北各地,而且回纥驱马市茶,野茶数量供不应求,于是有茶的栽培[1],时人犹以为“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

5、[2]。其时湖南的常德、衡阳、衡山、茶陵、益阳等县已是大宗商品茶产地。南朝齐刘澄之《荆州风土记》载“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李肇《唐国史补》载“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湖南有衡山、岳州有邕湖之含膏”;五代十国时期,马殷据湖南,鼓励人民制茶、兴茶。据《新唐书·刘建降传》记载:“岁入算数十万,用度遂饶”;《旧五代史·梁记》载湖南其时“岁贡茶二十五万斤”,可见茶况之盛。宋代,茶已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也”,《宋史·食货志》载:“荆湖岁课茶二百四十七万余斤”。早在宋熙宗六年克梅山在安化、新化两县设官办茶场,制茶入

6、贡,成为当时省境第一个商品茶基地。据安化县志记载:其时“山涯水畔,不种而生”。到了元代,茶已与桑、苎 、棉、蔗成为湖南的五大特产作物,栽茶之法已进入精耕细作阶段,其时“元至元二十三年二月,立岳阳、常德、澧州榷茶提举司;元统元年十月,立湖广榷茶提举司”[3],以加强对湘茶的管理。明代因“湖茶多而直下,味苦,于酥酪为宜,亦利番也”①,故其时湘茶既有“储边易马”的“官茶”,亦有“给引征课”的“商茶”[4],产茶数量大致保持在宋元时期的水平上。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

7、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清代,是湘茶发展的鼎盛时期,“鸦片战争前湖南除洞庭湖区的安乡、华容外,其余各县皆产茶,年产量达一万二千五百吨,贸易量一万余吨,由南北两条路线出口东南亚诸国及欧洲和俄国”[5]。鸦片战争后,特别是1840~1860年间,开始了湘茶的新纪元。据《清史稿·食货志》载称:“厥后泰西诸国通商、茶务因之一变”。为适应世界市场需要,生产适销对路产

8、品,岳阳、平江等地率先改制红茶。清道光二十三年以后,广东商人每年均携款至岳阳造红茶,“乡人颇享其利”。到“道光末年,红茶大盛,商民运以出洋,岁不下数万金”[6];“咸丰四年,粤商由湘谭抵安化倡制红茶,当时年产10万箱”[7]。从此,湖南各茶叶主产县相继仿制,产量大增。其时湖南茶叶输出量常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8]。及至民国初年,湘茶在全国仍具有优势地位。1914年,有茶园面积万公顷,产茶万吨,茶叶出口额仍为全国之冠[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