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汉书· 地理志》之体例试读《中国风俗论》

以《汉书· 地理志》之体例试读《中国风俗论》

ID:30623577

大小:18.6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1

以《汉书· 地理志》之体例试读《中国风俗论》_第1页
以《汉书· 地理志》之体例试读《中国风俗论》_第2页
以《汉书· 地理志》之体例试读《中国风俗论》_第3页
以《汉书· 地理志》之体例试读《中国风俗论》_第4页
以《汉书· 地理志》之体例试读《中国风俗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汉书· 地理志》之体例试读《中国风俗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以《汉书·地理志》之体例试读《中国风俗论》  《汉书·地理志》是东汉时期班固的历史地理学著作。它开辟了沿革地理学研究的领域。之后,疆域地理志的地理学著述体制,成为我国古代地理著述中最基本的一部分。张其昀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地理学家。他为发展近代地理教育,推动地理学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中国风俗论》曾经以连载的方式,刊登在《科学》杂志1926年第1、2、12期和1927年第3、6期。《中国风俗论》全面

2、介绍了民国时期我国社会的地理风貌,虽然在著述上“略仿班固汉书地理志之体例”,但记录的民国时期社会地理风貌和著述观念却与《汉书·地理志》差异巨大。将二者进行对比,一方面是了解古今地理学在著述上的异同,另一方面,简要解读民国时期西方近代地理学对我国地理学发展的影响。  一、《汉书·地理志》和《中国风俗论》的简要对比  《汉书·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

3、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地理志》中的第二部分是班固的创作。它以疆域政区为纲,根据汉平帝元始二年的建置,以政治区域的划分,依次叙述了103个郡及所辖的1587个县的建置沿革。在郡项下,记有当时的户口,如东郡“户四十万一千二百九十七,口百六十五万九千二十八”。部分郡还附记一些重要的自然和经济情况,如河南郡“有铁官、工官。敖仓在荥阳”;在县项下,则根据地区特点,分别选择有关山、川、水利、特产、官营工矿,著名的关塞、祠庙、古迹等情况,以简洁的文字记载下来。例如,并州“民五男三女;蓄宜牛、羊,谷宜黍、稷。”  《中国风俗论》也是以

4、区域划分来描述中国的地理情况。在区域的叙述方面,它“先叙方志,后说风俗”。以黄河三角洲的记述为例,作者记述了嵩山、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如小麦、高粱、黄豆芝麻;主要的城市,如济南、开封、徐州等。在此之后,描述了这一地区的主要文化风俗。以上这些,类似于《汉书·地理志》的记述模式。  在《汉书·地理志》的影响下,后世以论述疆域政区建置沿革为主的地理学著作不断涌现,直至清代的《一统志》,都与《汉书·地理志》同为疆域地理志。而《中国风俗论》改变了原有的区域划分,主张“蓋必破除省界,認明天然區域,然後人地相應之故,可得而理解也”,

5、把民国时期中国的版图分为二十三个区,改变了古代地理学著作划分区域的方式,说明西方近代地理学以自然特征划分区域的观念对我国产生了影响。《汉书·地理志》及其之后的地理学著作多涉及历史地理学方面的内容。但在《中国风俗论》中,作者每介绍一个区域,都会加入自然地理方面的内容。例如在黄河三角洲中引入泰山成因的描述:“泰山者,古之海島也,因黄河沖積日廣,乃與陸連”。  《汉书·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6、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地理志》是在封建国家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形势下出现的,为封建统治者欢迎和需要。以政治疆域进行划分,可以使统治者及时了解政联盟区内的社会经济状况,便于统治政策的颁布和实施,维护社会稳定。《中国风俗论》产生于民国时期,是在中国引进西方近代科学的背景下,近代知识分子希望通过学习西方近代科学,强国振兴。地理学者希望通过全国范围内的考察,探明当地的山川形态和自然资源,从而为发展实业服务。作者在每一章区域记述的最后,都提及对该区域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如大湖区域

7、“十年以前,無甚極貧者,近因年荒轂貴,洋紗洋布盛行,奪婦女生計,是宜興實業,盡地力以發皇之。”  以上是结合时代的背景,对《汉书·地理志》和《中国风俗论》进行的简要对比。  二、《中国风俗论》中体现的西方近代地理学特征  《中国风俗论》最早发表在1926年,当时我国已经引入了西方地理学的相关知识,并开始逐步建立近代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张其昀在当时大力发展近代地理学教育事业,不断引入新的科学的近代地理学内容。例如在《中国风俗论》中,他对东南沿海区的区域描述:“北洋多屬沙岸,淺灘連亙,平直延曠,最適於鹽場;南洋多屬岩岸,港灣幽深,島嶼森

8、羅。最適於漁場。”这段叙述一方面涉及自然地理学知识,另一方面也有了关于经济地理学的观点。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