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的哲学、美学精神

中国书法的哲学、美学精神

ID:30621489

大小:16.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1-01

中国书法的哲学、美学精神_第1页
中国书法的哲学、美学精神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国书法的哲学、美学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中国书法的哲学、美学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书法一以贯之,在各个时期均扮演着重要角色,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和意义。书法的产生和发展从实用价值的文字书写到古代哲学精神的外化,都承载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精神、审美特质和价值取向,有着鲜明的民族性。在本体特质、功能定位、品评标准以及理论阐发等方面,中国传统书法均体现着“至美尽善”的崇高理想,书写者在实践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追求情理交融的审美境界,以及生命表象与自然融合的精神

2、会通。  自古以来,人们就以“书为心画”来表征书法与书者内心和人格的关系,体现注重书家个性品格与书风关系的祈向。宋朱长文《续书断·神品》中论颜真卿书法:“其发于笔翰,则刚毅雄特,体严法备,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联盟,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扬子云以书为画心,于鲁公信矣。”柳公权有言:“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乃可为法。”古人以人品胸次、道德修养、气质节操作为衡量书法品第的重要标准,为艺先为人成为了传统书法的一个重要命题。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

3、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中国传统书法往往以“中和之美”为大道,作为审美的终极取向。孙过庭《书谱》中:“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论断是以儒家的“审美人格”构建书法的审美品格,也是传统书法“中和为美”理论的肇源。项穆在《书法雅言》中“圆而且方,方而复圆。正能含奇,奇不失正,会于中和,斯为美善。中也者,无过不及是也。和也者,无乖无戾是也”数语,则标志着“中和为美”理论的成熟和完备。  追求“自然率真”亦是中国传统书法的重要审美取向,这是释与道思想交融在艺术审美上的

4、体现,展现了艺术的本真。万事万物本乎其固有的自然之性,人当效法自然,使心灵归于清净,反雕饰,去华丽,以致“唯心是从”,得天真自然之境,进而由技入道。  在中国传统书法的艺术语言中始终贯穿着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方式。张怀瓘以“阴为内,阳为外,敛心为阴,须左右相应”之语来阐释笔法要义;刘熙载《书概》中以“书要兼备阴阳二气,大凡沉着屈郁,阴也;奇拔豪达,阳也”来阐明书法的审美之道;而董其昌则以“渐修”“顿证”来概括书法实践的路径和规律……  中國传统书法以儒、释、道思想的彼此交融为精神轨迹,是传统文人将之内化于心、而外化于行的集中表现,并一次构建了中国传统书法的审美

5、准则、价值追求、评判标准、技法观念以及实践规律。书法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实践中的投映,它为修习者打开通往中华民族璀璨的精神世界之门,使之获得优秀文化的洗礼,提升修养,砥砺品格。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