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精”、“集粹”与“宋代江南农业革命”——对传统经济史研究方法的检讨(下)_1

“选精”、“集粹”与“宋代江南农业革命”——对传统经济史研究方法的检讨(下)_1

ID:30620418

大小:28.02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1-01

“选精”、“集粹”与“宋代江南农业革命”——对传统经济史研究方法的检讨(下)_1_第1页
“选精”、“集粹”与“宋代江南农业革命”——对传统经济史研究方法的检讨(下)_1_第2页
“选精”、“集粹”与“宋代江南农业革命”——对传统经济史研究方法的检讨(下)_1_第3页
“选精”、“集粹”与“宋代江南农业革命”——对传统经济史研究方法的检讨(下)_1_第4页
“选精”、“集粹”与“宋代江南农业革命”——对传统经济史研究方法的检讨(下)_1_第5页
资源描述:

《“选精”、“集粹”与“宋代江南农业革命”——对传统经济史研究方法的检讨(下)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选精”、“集粹”与“宋代江南农业革命”——对传统经济史研究方法的检讨(下)中国编辑。三、"选精法":导致"虚像"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所谓"选精法",即从有关史料中选取一两种据信是最重要者,以此为据来概括全面。在建构"宋代江南农业革命"说时,这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在以前宋代江南亩产量研究中,使用"选精法"颇不少见。有关宋代江南亩产量的记录为数不少,仅斯波义信《宋代江南经济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

2、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选精”、“集粹”与“宋代江南农业革命”——对传统经济史研究方法的检讨(下)中国编辑。三、"选精法":导致"虚像"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所谓"选精法",即从有关史料中选取一两种据信是最重要者,以此为据来概括全面。在建构"宋代江南农业革命"说时,这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在以前宋代江南亩产量研究中,使用"选精法"颇不少见。有关宋代江南亩产量

3、的记录为数不少,仅斯波义信《宋代江南经济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史研究》中所收集者即达180余例之多就包含了114个产量数字。)。这些数字彼此相差甚大,且有显著的时空分布差异;从地域分布来看,秀州只有2例,湖州有15例,常州有58例,而苏州则多达110例。)。一些学者在研究亩产量时,通常是从这些记载中挑选出一两条,以此

4、为据来推导出其结论。例如前引余也非对两宋江南亩产量的估计和顾吉辰对北宋江南亩产量进行估计时,都只列出了一条证据。漆侠估计南宋太湖流域亩产量为六七石,因其未注明史料依据,兹可不论中,多次说到太湖流域亩产六七石,但均未注明史料来源。查该论文的"中国封建时代各时期亩产量数字表"及该专著第135-137页的"宋代各地亩产量数字表",亩产六七石的记录均只有一条。此条史料原文为"讯之老农,以谓湖未废时,七乡民田,每亩收谷六七石,今所收不及前日之半,以失湖水灌溉之利故也"。但这已明说是谷。在前一表中,漆氏未注明此条史料说的是米还是谷;但在后一表中已注

5、明是谷而非米。因此漆氏关于南宋江南亩产六七石的估计依据的肯定不是这条史料。但究竟依据什么史料,因漆氏未加注明,因此不知据何而得。)。他又认为南宋江浙亩产五六石,而闵宗殿已明确指出漆氏此说所凭只有一条史料,即高斯得《耻堂存稿》卷五《宁国府劝农文》中说到的"浙人治田,……其熟也,上田收五六石"。亩产五六石的记录在宋代史籍中仅此一见,也是宋代史料中可见到的最高产量记录。因此漆氏实际上是选取宋代水稻最高亩产量的惟一例子,以此作为江南的普遍亩产量。余氏、顾氏等对史料的掌握情况如何不得而知,但从漆氏《宋代经济史》中对田?租进行分析时所引用的史料来源

6、看,斯波氏所收集的史料,漆氏也都掌握。从这么多的史料中挑选出一条,当然是使用"选精法"了。"选精法"也被常常用于对技术进步的研究中。如前引伊懋可、斯波义信、大泽正昭等人所作的总结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所示,宋代江南农业技术有多方面的进步。许多学者就是从这些进步中挑选出一两种,作为导致"农业革命"的主导因素的。典型的例

7、子之一是占城稻的引进。何炳棣、张德慈()、加藤繁、天野元之助、周藤吉之等都认为占城稻的引进引起了宋代农业革命。其中又以何炳棣的表述最有代表性。他认为:占城稻早熟而且耐旱,而这些正是传统中国水稻品种的不足。因此占城稻引进后,导致了稻作向供水较紧的高田地区扩展,并引起农民致力于培育早熟品种。早熟品种的进一步发展,又大大保证了一年二熟制的成功,从而成为过去一千年间中国土地利用和粮食生产的第一次长期的革命。何氏并指出:南宋时期的苏南、浙江、福建和江西,是古城稻传播的主要地区;在这些地区,占城稻对粮食生产和人口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

8、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