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618603
大小:11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1
《中美大学通识教育理念之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美大学通识教育理念之比较 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大学没有事先的设计,也没有任何计划,仿佛一夜之间突然爆发出巨大的变革浪潮,对于大学教育的不同理念同时发声,这种百家争鸣的激烈争辩的结果直接导致了新式的教育理念--一种服务于现代工业的思想替代了宗教为先的旧体制。从此,美国的现代教育在西方世界迅速崛起,并领导全世界的学术之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美国这段教育的变革,了解美国教育界教育理念的转变过程,尤其是其通过通识教育改革实践,在人才培养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于提升我国现阶段的教育质量也有很高的借鉴
2、价值。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理念通识教育比较教育 一、缘起 巴尼特(RonaldBarnett)认为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在于学生个体心智的发展,作为一种教育形式,逐步提高并维持个体应对复杂变换的世界的变通能力。本人对此表示赞同,并基于通过对该问题的研究,探索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民办高等教育在中国社会转型伴生并互动的高等教育转型背景下,如何借鉴当今世界教育强国――美国的教育发展经验――尤其是通识教育历史演进过程的经验教训,结合自身灵活的办学机制,实现赶超式发展,探索钱学森之问的困惑,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建设
3、提供一种研究模式。 二、美国通识教育及其发展8 比较教育学的权威专家康德尔(1881-1965)强调影响一国教育的因素,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力量,有时候比教育本身的力量还要大。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一环,其演进和大学的发展息息相关,都深刻受到该国环境因素的影响。 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作为大学课程体系建设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大学教育的重要使命,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特色,首先体现在大学教育理念中。 不同的教育理念对于通识教育的态度几乎是两个极端,在美国独立战争前的美国大学教育,基本上是承袭欧洲
4、大学的传统,尤其是牛津剑桥的作风,主要修习七艺,服务于不同的教会。直到1642年邓斯特在哈佛大学大学部开课,才开始打破(Levine,1988)。历史上第一次出现“通识教育”是1829年派加德(A.S.Packard)为呼应耶鲁大学的教授们发表的《1928年耶鲁报告》,其虽然被称为第一次的“通识教育运动”,其本质是文雅教育,而非通识教育(黄锦坤,2006),这一时期耶鲁倾向于“坚贞强固”的古典文雅教育,而哈佛开始迈向现代“自由容忍”精神。 随着首批留德留学生回国任教,美国的教育开始受到德国大学学术自由的影
5、响,更重要的是美国本身开发西部的需求和南北战争的结束,美国的教育改革派认为美国的重建和发展、民主人权和工商技能是不可或缺的。这些校长们开始革新大学,课程朝向自由选修、文雅和实用并蓄、人文和科技共存的方向发展。这一时期实业家开始投资教育,1892年,洛克菲勒创设芝加哥大学,其第一任校长哈珀(Harper)将牛津、剑桥的“教学”,德国大学的“研究”与美国本土发展的“服务”8三种功能结合,作为建校宗旨和目的。至此,美国读大学就是读学位的概念发生了改变。读书目的转向解决工作上或者生活上的某些实际问题,或是要在大学选
6、课中满足精神或心灵的某些需求。 1870-1910的第二次通识教育运动,爆发于哈佛大学,时任校长洛尔认为自由选修的结果是教的多而修的少。自由选修的结果导致学生取易避难,对课程进行了强制性规定,除了科系主修制度和通识分类必修制度外,还新增设了概论性科目。赫钦斯对自由选课,尤其是分科系制度提了严厉的批评,认为大学的课时制度将课程分门别类,虽然有利于专业研究,但是导致知识或者说人类经验的碎裂化,导致学科割裂,影响对于整体知识的把握。 二战结束后,影响最大的当属《哈佛红皮书》,宣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
7、”,并定义了完整人的四种能力,据此定义通识课程包括了人文、社科和自然三大领域。此时,美国已经代替了英法在世界中的地位,成为西方制度的领袖,这使得其课程设置不再拘泥于本国实用技艺,其大学教育的眼光也从本土转向了全世界,其通识课的内容和教学,自然也赋予了全球色彩。 1960―81970期间,因为黑人解放运动、肯尼迪遇刺及越战挫败、水门丑闻对大学理想信念的冲击。引发大学动荡、迷失,通识课程成为人人可以设计,但是也无法让人信服遵从的教育。直到里根执政美国的大学校园重新回归平静和伤痛的省察,通识教育的检讨因而受到各
8、方重视。2004年,哈佛大学对自己的核心课程进行了新一轮的整体评估,并确立了国际化、学科交融、师生互动与打破学科分割,强调校内合作的改革思路。在此基础上,2007年,哈佛大学对通识教育进行了重大调整,一是加大科学课程的比例,削减人文类课程。二是加强课程整合,合并类似课程,提高概括性,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同一时期,美国的其他大学也在尝试改革通识教育,强化自己的教育理念。 当然即使在美国的常青藤院校,彼此之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