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606589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1
《例谈如何找准文本的切合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例谈如何找准文本的切合点 人教实验版第九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 【案例】一 教学接近尾声。 师:当阿曼达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时,相信你们的心中也充满了幸福。下面让我们将镜头拉回到第五自然段,看看在这位父亲刚开始挖掘的时候,别的孩子的父母是怎么做的? 生:我找到这一句“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 师:这些父母最终选择的是“绝望地离开了”,难道他们不爱自己的孩子吗? 生:不,他们爱自己的孩子。
2、师:从哪儿可以看出? 生一:从“急匆匆地赶来”可以看出。 生二:从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可以看出。 生三:哪有父母不爱自己孩子的?我想这个答案不用找证据也应该是肯定的。4 师:对啊。哪有父母不爱自己孩子的?只不过是爱的方式不同罢了。我们应该学会体味父母给我们的不同方式的爱。那么,下面让我们改改这句话,让它充满“爱”的味道。 (生修改“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这句话,果然充满“爱”的味道。比如“哭喊过后,便请求警察帮助他们救出孩子。”“哭喊过后,便在救火队长的帮助下一起挖掘孩子。”……) 【案例二】 亦是教学
3、接近尾声。 师:当阿曼达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时,想象一下,别的孩子的父母在做些什么? 生一:可能还在家中伤心地哭泣。 生二:可能难过得彻夜未眠。 生三:说不定因为不能承受失去孩子的痛苦,那些身体原本虚弱的父母已经卧床整整38个小时了,甚至晕倒。 …… 师:我相信那些父母和这位父亲一样也深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同样是爱,为什么结果不同呢?到底是什么让阿曼达的父亲坚持了艰辛而漫长的38个小时,取得了最后的成功――救出了14个孩子? (沉默,片刻之后孩子们开始陆续举手) 生一:是他对儿子说过的那句话“不论
4、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让他取得了成功。 生二:是父亲对诺言的履行。如果他不去履行自己对儿子的诺言,结局就完全不同了,那14个孩子也就不会这么幸运地被救出。4 生三:我觉得这里面也有阿曼达自己的功劳。正是因为他坚信父亲一定会和他在一起,所以才没有放弃生命,所以才能鼓励自己、鼓励同学坚持到被救的那一刻。 师:你们说的老师明白了,其实这就叫“信念”!这位伟大的父亲在其他父母绝望离开之后;在救火队长、警察都放弃了营救的念头之后;在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助他之后,最终将儿子救出来,支撑他的就是内心坚定的信念――那句他曾经对儿子说过的话:
5、“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原来,爱是付出,爱更是责任。 师:学习即将结束,请用一句话谈谈学了课文之后你的收获。 生一:以后做事遇到困难想放弃时,我会鼓励自己:想想阿曼达的父亲,坚持住! 生二:阳光总在风雨后。 生三:最美的风景在山顶。 生四:爱是奉献,更是责任,学会用行动爱父母吧。 师(笑侃):还要学会爱父母以外的人,对吗? 生五:坚定信念意味着离目标越来越近,离成功越来越近!(掌声) 【点评】 同样一篇文章,落脚点不同,效果就不同,这两个案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那么,就这篇课文来说,到底怎样的落脚点更适合五
6、年级学生?更适合当下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养尊处优的生活环境,培养他们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笔者更倾向于第二位教师的教学。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每阅读一篇都应该让孩子有所获得。获得什么?我认为是让孩子生命真正得以成长的精神元素。4 就这篇课文来说,如果仅仅限于“感恩父母”这个主题未免太浅,文本真正内在的人文价值就被弱化了。尽管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体会人间真情”,但所选的四篇课文侧重点不同,最终的落脚点也应该不同。如果像第一位教师一样,通过这篇课文让学生体会“哪有父母不爱自己孩子的?只不过是爱的方式不同罢了。我们应该学会体味父母
7、给我们的不同方式的爱。”这一人文内涵,那本单元所选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再合适不过了。而这篇文章,则更适合让学生体会“爱与责任”“爱与信念”之间的联系。所以,找准文本与生活以及学生成长最佳的切合点,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要长期练就的本领。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