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源自锤炼

“美”源自锤炼

ID:30599636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1

“美”源自锤炼_第1页
“美”源自锤炼_第2页
“美”源自锤炼_第3页
“美”源自锤炼_第4页
资源描述:

《“美”源自锤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美”源自锤炼  摘要:学生经过初中阶段和高中必修板块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在阅读和写作中能自主地对“美”予以思考,选择和提升,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需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得学生对文学的大美,从学习的点滴做起,从锤炼文字抓起,进而提升思想内容,丰富情感,深化升华内蕴。  关键词:语文教育;审美教育;咬文嚼字;美;锤炼;新课改  一、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语文教育是枝叶,美育教育是花儿  众所周知,文学集中体现了人们关于美的观念,是人们对于现实中的美的认识和掌握的最高形式。中学语文教材必修5四个单元的选编为:第一单元小说,

2、所选文章题材内容各异,主题思想丰富多样,风格特点也不尽相同。第二单元古代抒情散文,所选课文都是感情色彩浓郁的古代抒情散文名篇。第三单元是全套五册书中唯一的文艺评论和随笔单元。第四单元科技说明文,所选课文每一篇都有一个核心议题,且文思与知识兼备。必修五,所选文章均为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内容丰富,情文并茂,文质兼美,其中蕴含着多方面的美的因子,有边城风俗人情的美,有忠孝的美,有的绽放着科技的光芒,更有中国文学发展历程的美。4  语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实施美育的优越的物质条件,开辟了实施美育的广阔天地。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总结出语文教

3、育和审美教育是相辅相成的,紧密不可分开的。对于中学生来说,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初步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和初步写作审美能力的提升。  所以,语文教育,既担负着传授知识,又肩负着提升学生审美教育,让学生在美育教育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进而完善人格的重大责任。  二、往昔教学,忽略了“美”  在多年教授朱光潜先生《咬文嚼字》这篇文艺理论随笔的过程中只重形式,忽略了美育教育。在此我首先对以前教授的情形予以回顾。初看题目我对这篇文章的热情锐减,因为“咬文嚼字”这个题目让人感觉死抠字眼,真是一副酸臭的老朽文人的形象。我首先让学生自读感知大意,

4、学生的感觉和我的感觉差不多;然后,将朱先生的行文思路予以梳理分析,即三大部分,仅此而已,这篇文章留给了我们什么,似乎我的印象中只有题目而已,那学生就更不用说了。  以往的教学欠缺太多的自主思索,离不开课本教参,就课本教授,自己也觉着没有新意,更没有创意。  三、新课改理念下,对“美”的探索  新课改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发展的要求,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新课改还强调,教材是范例,教师利用教材为“中介”,通过组织师生对话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学生心智。  乘着课改的春风我积

5、极投身新课改,积极探索教材的新教法,在教授《咬文嚼字》这篇文章时,我反复研读教材和教参,斟酌学生实情作了如下设计。4  《咬文嚼字》一文,朱先生贯穿着一个总的思想,就是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作者对每个实例的咀嚼,都领悟到不同文字所蕴含的不同意味,不同思想感情。从而告诉读者,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子不肯放松的谨严”。本着这个精神,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吻合,才能达到艺术的完美。朱先生本身已经深入浅出,举例典型,分析到位。但对于学生来说,理论性还是很强,给学生的感觉还是枯燥无味。  四、新课改理念下,对“美

6、”的践行。  首先,我用生活中的漫画导入。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化解了师生内心的紧张。其次,阅读概括。采用质疑讨论的方式,时间安排十分钟左右,此时形成板书。接下来,进入拓展环节,也是本节课的重头戏,拓展学生习作,讨论修改学生习作,让学生亲身去践行古人“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精神。《惊天动地》观后感写作的锤炼,即:  1.他又坚定地去往学校。  “去”改为“赶”或“奔”更能体现出任书记为救灾民那种急迫的心情,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说的一样。“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改后我们不说任书记的心情,任书记的心情已

7、跃然纸上。  2.任书记置自己的孩子、母亲于不顾,这是多么负责的父母官啊!将“负责”改为“伟大无私”好,负责一词降低了任书记的人格和情操。这是一句直抒  胸臆的句子,唯有“伟大无私”才能配得起人民的这位书记。用字用词牵扯到对人物的定位评价,我们不能让榜样打折扣。4  3.我们参加了“会考试、会做人”演讲报告会,可能是影响了我的一生。  “可能是”改为“这”更准确,一件事到底是对我们有影响还是没有影响,应该是肯定的,而不是似是而非。同时一个人干事业应该是果敢的而不是优柔寡断的。  一次次的切身体会,在我们的阅读和写作中,确实要咬文

8、嚼字,因为这个过程,我们在对文章的字眼用词用句修改,意味意境体悟提升,不仅如此,我们也锤炼了文章的内容、情感、内蕴气质气势。我们完成了一次对美的锤炼升华。我们在生活学习中践行了美,缔造了美。语文教育有它的独特性,既肩负着知识的传授,又肩负着道德的教育,更肩负着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