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569695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1
《高中地理(鲁教版)教材插图分析及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中地理(鲁教版)教材插图分析及建议 目前,江苏省使用高中地理教材有四种版本,即湘教版,鲁教版,人教版和中图版。对于如何认识、运用大量穿插在教材中的插图,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略有体会,现以鲁教版(必修)教材为例谈谈几点看法。 一、插图顺应潮流,特点突出 (一)插图篇幅巨大,文字描述减少 目前使用的高中地理(鲁教版)教材与以前版本相比,教材中插图比例增大,对地理事像的文字描述有所减少。这种以图代文,以图释文的编写方式留给了师生更多思考的空间,不仅教师在使用教材时有发挥自己能力的余地,而且学生在读图、析图、绘图的学习过程中基本能力与技能也得到了培养与拔高。据统计必修插图151幅;必修二插
2、图159幅;必修三插图108幅。 (二)插图呈现方式略有变化 其一,教材中部分插图被安插在课堂导入这一窗口中,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刺击学生的视觉感官,使学生能看着图片阅读文字,带着问题迅速融入教学情境中。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没有问题学习就会停留在表层与形式上。教材插图呈现方式的巧妙设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问题探求的欲望。 其二,在“活动”中穿插大量的插图。据统计,必修Ⅰ计32幅,必修Ⅱ计27幅,必修Ⅲ4计18幅。而且穿插的很多图片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社会,这样的设置能够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感受自然和社会。 (三)插图彰显地理特色 鲁教版地理教材插图紧扣地理学科的特点,凸显地理事物
3、的特点。部分插图不仅体现了一个地理事物或一个地理场景,而且还体现学科知识的发现过程,应用条件以及学科知识在生活中意义与价值,在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地理学科知识的内涵方面作用较大。如必修Ⅰ中1-3-1“阳光花园”正午阳光变化图。该插图最大意义是能够让学生在读图析图的过程中明白了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太阳直射点运行规律,正午太阳的计算方法及应用条件。此图一改传统教学中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教学失衡状态与现象。 (四)赋予知识的时代性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不同的时代对知识的内涵理解不同。鲁教版教材插图体现了知识的时代性的气息。这一点在人文地理中体现尤为明显。如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地理位置这一插图
4、诠释了全球变暖的内涵。嫦娥探月工程、天宫一号对接、神州八号、神州九号成功发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等热点渗透了3s插图相关知识点。 (五)类型多样,层次丰富 高中地理教材“以图代文”4,用图像解说、分析、说明相关的地理知识。插图不仅有传统的地图、统计图,景观图,概念图,而且还增设了联系图,框图甚至还穿插漫画。形式多样,设计新颖,层次丰富。景观图直观性较强,用图示的方法展示正文的内容,形象、直观,一目了然,助解功能较强。概念图是对概念的加深理解,凸显概念的内涵。如黄赤交角图。联系图主要反映地理要素彼此间的联系。如人口增长和植被破坏引起恶性循环示意图。漫画讽刺性较强,艺术形式独特,寓
5、意深远。如插图“将来我们住哪里”。 二、对教材中插图改进建议 高中地理(鲁教版)教材插图编者匠心独运,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但本人对部分插图有点不成熟的建议,现提出,以供大家商榷。 (一)拉近插图的美感与现实间的距离 鲁教版中的部分插图过于唯美。唯美图片固然可以吸引眼球,吸引学生向往、追求美好的生活,但在现实生活中,人类的某些不当行为,导致部分区域环境污染严重。学生在生活中寻不到插图中的理想的画面,心理产生极大落差,极容易造成学生价值观的扭曲,这样的图片安插往往会适得其反。 如在“流域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一节中图4-1-10,图4-1-11过于唯美,极易使学生产
6、生“目前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已经已搞得有声有色,为何下游泥沙淤积还要归结于中上游的防护林遭到破坏?”的疑问,如果换张森林遭到严重破坏插图,可能效果会更好。 (二)适度渗透传统文化要素 教材是传承文化的一种载体。教材的内容最好贴近生活现实,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特别人文地理中应多安插些富含中国传统文化要素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可穿插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三大传统佳节的图片,中国民俗建筑:四合院,客家土楼等传统建筑,京剧脸谱等传统艺术的图片。建议鲁教版教材编写中再安插些富含传统文化的插图。4 (三)主辅插图相结合 高一学生空间
7、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建立,内容过于简单或内容不明的插图可能会挫伤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如必修Ⅰ图1-1-1设置的问题为“你能看懂图中所表达的含义吗?如果请你画一幅画与外星人对话,你最想告诉他们有关人类与地球的哪些信息?”用“人类的信息图”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图,估计学完第一节内容学生也很难看出插图中表达的内容的意思。再如图1-4-8利用手表辨别方向设计问题为“借助手表辨别方向往往受到哪些条件限制?为什么?”笔者觉得这些问题设置太深,虽新颖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