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红层地区地下水勘查示范

重庆市红层地区地下水勘查示范

ID:30569580

大小:31.6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01

重庆市红层地区地下水勘查示范_第1页
重庆市红层地区地下水勘查示范_第2页
重庆市红层地区地下水勘查示范_第3页
重庆市红层地区地下水勘查示范_第4页
重庆市红层地区地下水勘查示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红层地区地下水勘查示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重庆市红层地区璧山县、铜梁县地下水勘查示范(重庆地质调查院)1.前言1.1重庆市缺水现状重庆市位于四川盆地东部红层丘陵区和碎屑岩、碳酸盐岩中低山区,地处长42江中游,幅员面积8.24×10km,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区内60%的地域属红层丘陵,水资源贫乏。重庆市的主要传统农业区,人口密度较大,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春旱、伏旱频率高,造成区内十年九旱,部分红层区甚至人畜饮用水都十分困难。据统计,常年饮用水困难人口达170万人以上。某些乡镇村民为争夺饮用水源甚至发生激烈冲突,严重影响民心安定和社会稳定。缺水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当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

2、社会进步。重庆市红层地区按以前的水文地质普查工作多划为贫水区,其指导思想是“贫中找富”即“贫区中找富块,贫块中找富点”。找水打井,多以单井出水量较大、埋藏较深的地下水为对象,而往往忽视了单井产水量较小、分布面积广泛的“红层风化裂隙水”和“红层浅层承压水”对用水量较小的缺水问题突出的分散农户和居民点的供水意义。2001年,重庆市地调院在重庆市璧山县、铜梁县等地区,以开采“红层浅层承压水和红层风化带裂隙水”为主的分散农户庭院式供水示范工程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欢迎。该工程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安定了民心,稳定了社会秩序,而且也为红层贫水地区从“贫区中找富

3、块”到“贫块中找富点,积少成多”拓宽了找水道路,为解决广大红层区缺水问题积累了宝贵经验。1.2工作示范区缺水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工业废水大量排放,地表水受到污染,水质恶化,造成居民饮用水十分困难。璧山县和铜梁县是重庆市缺水较为严重区83县之一,据有关资料:重庆市当地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06.84×10m/a,4323平均产水模数46.2×10m/a·km,平均每人水量760m,仅为四川省人平水量33125m/a的24%。璧山县保家镇、大路镇和铜梁县的蒲吕镇、庆隆乡,一直是这两个县较为缺水的地区之一,其主要人畜饮用水源均来自

4、于水库、山堰及平塘的蓄水。由于经济发展,需水量的增大和地表水大量被污染,人畜饮用水十分紧张,每年的旱季,村民均为饮水和农田的灌溉用水而发愁。2001年7月,由于连日高温少雨(降雨量仅为同期的10%),70%的农田无水灌溉,80%的村民存在饮水困难。由于干旱,山堰、平塘基本干枯,村民挖掘的浅井一般只有2-4m,也基本干枯,不得不到几公里外挑水,排队等水现象屡见不鲜。1.3示范的目的、意义通过对红层地区开展深入的水文地质工作,进一步总结红层地下水的赋存、发育分布和富集规律以及适合农村取水的成井工艺等新技术、新方法,正确指导当地人民群众抗旱找水,解决人

5、畜饮用水问题,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布局,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繁荣,实现地区经济快速发展。2.水文地质条件2.1地形地貌工作区地貌单元属四川盆地川东平行岭谷亚区,近于平行的背斜形成山岭,向斜形成谷地。本区地貌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的控制,在内外营力的作用下形成不同的地貌景观。按成因类型的形态特征可划分为构造溶蚀地貌、构造侵蚀地貌、构造剥蚀地貌三大地貌类型,其中构造剥蚀地貌区为此次主要工作区。构造剥蚀地貌为分布在低山之间的侏罗系红层丘陵,海拔标高250.4~500m,按其形态和切割深浅可划分为两类:①岭状中丘由自流井组下部突起的石英砂岩或自流

6、井组顶部的灰岩与新田沟组的砂岩砂质页岩形成岭岗,沿背斜两翼的低山山麓或向斜两翼分布,丘陵高度一般为325m左右或450m左右,切割深度50~100m,丘陵中横切沟谷比较发育。②园顶状、枝状浅丘由上、下沙溪庙组泥岩为主的地层形成的园顶状、枝状浅丘,分布在各向斜之中。切割深度浅,一般小于50m,谷地一般较窄,宽谷较少。2.2地层岩性区内出露地层为三叠系、侏罗系及第四系。侏罗系红层分布于蒲吕场和璧山向斜轴部及翼部,合川向斜轴部。由新至老简述如下:①第四系(Q4)主要由粉细砂、砂卵砾石,以及粉土、粉质粘土组成,零星分布于河流两岸,厚约2-6m。在低山山麓

7、、丘陵斜坡、谷地广泛分布有崩坡积、残坡积土,厚度为0.5-5m,无供水意义。②侏罗系(J)包括上统遂宁组(J3s)、中统上沙溪庙组(J2s)、中统下沙溪庙组(J2xs)、中统新田沟组(J2x)、中下统自流井组(J1-2z)等。侏罗系地层岩性主要为浅紫红色泥岩、砂岩、页岩等,其中泥岩分布范围广,出露厚度大,且呈红色,该类地层即为本次工作所研究的红层。③三叠系(T)出露地层包括:上统须家河组(T3xj)、中统雷口坡组(T2L)、下统嘉陵江组(T1j)、下统飞仙关组(T1f)。岩性以砂岩、页岩及灰岩为主,不作为红层供水示范区。2.3地质构造工作区位于合

8、川向斜与温塘峡背斜之间。构造线方向北北东(10°-30°),平面上背、向斜轴线呈“S”形扭曲并呈帚状。背斜紧密,西翼陡东翼缓、轴部常有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