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567756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1
《气壮山河的正气歌愤世嫉俗的清廉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气壮山河的正气歌愤世嫉俗的清廉诗 刘禹锡的《陋室铭》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这一名篇的艺术性倍受中学语文教师的青睐和推崇;至于它清政廉洁的主题思想却错误地被人们(权威)定为清高思想,当成糟粕,被中学语文教学所忽略。这实在太可惜了,我们着实犯了“郑人买珠”的错误。 从批判继承的模式出发,自然会认为:刘禹锡为自己的陋室作铭,极力强调他的陋室不陋,无非是他封建士大夫孤芳自赏、自命清高的思想流露,是他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世界观的自我表现;同时认为它对社会的发展进步无益无补,是消极的、不可取的,因而在教学中尽量回避《陋室铭》的思想内容,只谈它的艺术形式。《陋室铭
2、》清政廉洁的主题思想被忽略了曲解了,它强烈的政治色彩和所显露的斗争锋芒被抹煞了,使作品失去了不少光彩,贬低了它的实际价值。 从实际出发,我们必然看到《陋室铭》闪烁着灿烂的思想火花。据资料记载:刘禹锡因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贬至安微省和州通判。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是和州的策知县是个见利忘义的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他,给他小鞋穿。策知县先叫刘禹锡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不埋怨,反而高兴地撰了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辩”4。他这一举动气坏了策知县,他又令衙门的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至城北
3、门,住房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而这一间半位于德胜河边,附近有一排排的杨柳。刘禹锡见了此景,又作了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他仍在此处读书作文。策知县气得肺都要炸了,又和书丞商量,为刘禹锡在城中寻了一间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仅半年,连搬三次家。刘禹锡想此狗官欺人太甚了,便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并请人刻于石上,立在门前,气得策知县一筹莫展,哑口无言。由此可见《陋室铭》并非是自命清高、孤芳自赏之作,而是愤世疾俗之作。所谓清高是“不问政治,与世无争,安贫乐道,洁身自好”。刘禹锡写《陋室铭》本身就是与恶势力进行不屈抗争,为官而不计较居室的大小、陋
4、与不陋,恰是他为政清廉的真实写照。 我们之所以酷爱《陋室铭》,首先是因为它所表现的思想境界的高超,其次才是表现这种高超思想境界的艺术形式的高超。刘禹锡若没有迸发的思想火花,焉能有含蓄警策的语句?如果我们说《陋室铭》是一首气壮山河的正气歌的话,那么清政廉洁就是它的主旋律。刘禹锡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极力强调他的陋室不陋。全文分四层意思: 第一层:陋室不陋,唯吾德馨。既然“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那么居室的陋与不陋就不取决于它是否富丽堂皇,而取决于它的主人之德。“唯吾德馨”,所以陋室不陋。即使“斯是陋室”,可我的品德高尚,不追名,不逐利;
5、虽身居陋室,却胸怀天下,志在报国,根本不觉其陋。对于德,不同的阶级、不同社会层次的人有不同的解释。刘禹锡“唯吾德馨”的德是什么内容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句做了具体化的解释,他所指的德就是诸葛亮、扬子云清政廉洁、为官不贪的美德。4 第二层:陋室不陋,唯吾情调高雅。刘禹锡从陋室周围的景色、往来人物、生活内容等三个方面强调陋室不陋:苔痕漫上了石价,苍翠碧绿,,草色映入竹帘,郁郁青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弹弹素琴,读读诗经……娓娓动听,引人入胜。其情调高雅,潇潇洒洒,乐趣无穷。这里没有贪欲,没有物质享受;只有凛凛清风,浩然正气。这段是对陋室的热
6、情赞美,也是对清廉的由衷歌颂。 第三层:陋室更显英雄本色,英雄所见略同。“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刘禹锡列举了两位古代名贤居陋室的例子证明陋室不陋,同时照应上文“有仙则名,有龙则灵”。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四川扬子云的亭子不都那么简陋吗?可有谁能说它是陋室呢?人们往往把他们并非富丽堂皇的居室和他们的伟大人格一起敬仰;人们常常把他们简陋的居室和他们清政廉洁的美德一起称颂。陋室更显英雄本色,我刘禹锡对陋室的态度与名贤们不谋而合,有引以为荣、引以自豪的意思。俗话说:“人以铜为镜以正衣冠,人以人为镜以正品德”,刘禹锡把“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写入铭文,刻于石上
7、,立在门前,显然是以诸葛亮、扬子云作为座右铭,当作效法学习的榜样,而没有把自己和诸葛亮、扬子云相提并论,以名贤自居自傲或以名贤来抬高自己的意思。 第四层: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借用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的后半句作为全文的总结,同时作为证据,证明陋室不陋。孔圣人都说君子居住,没什么陋的,这就把“陋室”之“陋”彻底地翻了过来。4 《陋室铭》以陋室为题材,以清政廉洁为主题思想,以铭文为武器,给恶势力以沉重打击。刘禹锡托物抒怀言志,通过对陋室的礼赞,达到对陋室主人那种不追名不逐利的清政廉洁的高尚品德的礼赞;通过对陋室的礼赞,去实现对当时的世俗观念
8、的严正声讨和批判。它对势利小人是无情的蔑视和讽刺,它熔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炉,真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